關節(膝蓋)積水一定要抽嗎? 8種情況引發積水,搞清楚病因才能治標

關節(膝蓋)積水一定要抽嗎? 8種情況引發積水,搞清楚病因才能治標

關節(膝蓋)積水一定要抽嗎? 8種情況引發積水,搞清楚病因才能治標


資料來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7/4064790


1. 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就像輪胎用久了磨損一樣,是人體自然老化的現象。在台灣,50歲以上的中壯年有超過半數罹患退化性關節炎,75歲以上的銀髮族更逾8成都逃不過此病。特別是體重過重、關節曾受傷(例如關節面骨折、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先天關節發育異常、代謝疾病者,更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

    由於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內軟骨細胞老化,易退化掉落,即使輕度活動或負重,軟骨細胞也較易碎掉融化,關節表面破損,刺激關節裡面的黏膜,產生積水。


2. 關節腔內有游離體:關節腔內如果有鈣化的「游離體」,也會造成關節反覆積水。游離體是指關節因老化或受傷,造成關節腔內的骨碎片或軟骨碎片游離在關節腔內,刺激關節發炎出水,這些碎片又被戲稱為「關節裡的小老鼠」。臨床上有患者反覆膝關節積水,四處求醫治療都沒有什麼效果,經詳細檢查發現其實是膝關節內有游離體,經手術清除後才得以康復。


3. 運動傷害:舉凡打球、跑步、舉重、滑雪等各種運動,一不小心都會有「運動傷害」,造成各式損傷,例如膝關節前後十字韌帶斷裂造成積血,或是半月板破裂積水腫脹、或關節內骨裂出血等。

    運動傷害造成的關節積水可見於身體各部位,不管是膝關節、腕關節、肩關節都有可能。臨床上也常見患者爬山扭傷腳踝,造成腳踝外側中間的主要韌帶完全斷裂,關節積水(血),以充氣式護踝加強保護數月、並持續復健後才完全康復。


4. 關節使用過度:這類關節積水的情況通常都是職業傷害所造成,例如搬家工人、舉重選手天天抬重物,肩膀很容易受傷;電腦作業人員天天打字、操作滑鼠,指關節或腕關節受傷;餐廳服務人員長時間走動、站立,造成關節長時間壓迫摩擦,也可能形成膝關節腫脹積水。


5. 風濕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自體免疫問題造成關節內黏膜發炎腫脹分泌水分,或黏膜增生得太嚴重,侵犯到關節,造成關節表面受損骨頭露出,很容易發生積水現象。

    另一種風濕免疫疾病導致關節積水的疾病,就是國人常見的「痛風」。痛風發生原因是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內,形成「尿酸結石」,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臨床上因痛風而關節大量積水的患者不在少數。


6. 細菌感染:被尖銳物品刺到受傷,或是其它原因的細菌感染,造成細菌入侵關節,也可能使得關節發炎積水。


7. 腫瘤:不論是惡性或良性腫瘤,一旦壓迫造成關節腫脹,都會形成積水問題。還有一種少見、類似良性腫瘤的「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屬於滑膜高度增生的疾病,這些患者既不是退化性關節炎、也沒有運動傷害,經由磁振造影(MRI)檢查下,才知道可能是「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導致局部關節反覆腫脹積水,需要手術治療。


8. 皺襞症候群:滑膜皺襞(synovial plica)是關節內胚胎退化不完全而留下的一種病變,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引起不適,但當膝關節受到過度活動,長期運動刺激,或女性荷爾蒙降低,年齡增長,導致滑膜皺襞失去彈性、硬化,就會不斷磨擦造成關節疼痛、腫脹積水,甚至產生退化性關節炎。

    皺襞症候群初期可採取保守治療方式控制發炎反應,像是藥物治療,配合正確的復健運動,如果療效不佳則應考慮關節鏡手術,避免情況持續惡化。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