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C語言之父:因拒付論文裝訂費錯失博士學位,論文52年後重見天日

「任性」的C語言之父:因拒付論文裝訂費錯失博士學位,論文52年後重見天日

「任性」的C語言之父:因拒付論文裝訂費錯失博士學位,論文52年後重見天日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Q4MzY1Nw==&mid=2247492502&idx=3&sn=4f5e54458edce2caa9aad08d08b55d46&chksm=9b5c4770ac2bce665cc435593ccb044801ea5625703e11e144f8590383697ac2ec61bb9cc167&scene=126&sessionid=1595204157&key=baed9475c9f7eb8be583ff5956d483fb71cd1bf80c935fbd3486ccdbfbfbcdd24d10467c3fbc5a2be5216fe9a140a172378ea536ff3049e8d44a2cfea89dee1b700c4537c344017e998b0355bd5426f2&ascene=1&uin=MjIwODk2NDgxNw%3D%3D&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2090529&lang=zh_TW&exportkey=AsvADV5rtzEoo6RltQuWP%2Fw%3D&pass_ticket=en%2FND5qsXmgRnt52pC%2BkvNODT%2Bz%2Bwe0QaM6Sxdhqx7d%2FuI9kgdETI6IKY%2Bc5uO7W



    很多人可能聽說過Dennis Ritchie 這個人。上世紀60 年代末,他從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並「子承父業」加入貝爾實驗室,在那裡度過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加入貝爾實驗室不久,他就和Ken Thompson 一起開發了Unix 操作系統和經久不衰的C 語言。Thompson 領導了系統的開發,Ritchie 則主導了C 語言的創造。在C 語言問世之後,Thompson 又用它重寫了Unix。1983 年,Dennis Ritchie 和Ken Thompson 共同獲得圖靈獎。




    半個世紀之後,Unix 已經成為構建數字世界大多數操作系統的基礎,而C 語言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之一。


    雖然Dennis Ritchie 已經於2011 年去世,但貝爾實驗室依然保留著他的個人主頁。在這個頁面上,Ritchie 用他特有的干巴巴的口吻對自己的計算科學求學生涯進行了介紹:


    「我在哈佛大學讀本科並進一步深造,我的本科專業是物理學,研究生專業是應用數學…… 我的博士論文(1968 年)關於函數的子遞歸層次(subrecursive hierarchies)。本科階段的學習讓我明白,以自己的才智還不足以成為一名物理學者,而往計算機方向發展似乎相當不錯。研究生階段的經歷又讓我清醒,自己的才智也不足以讓我成為算法理論方面的專家。我自己更喜歡過程式語言,而不是函數式語言。」


    且不論這些自我評價是否客觀,Ritchie 選擇的道路的確將他帶到了一個讓自己大放異彩的領域。

儘管Ritchie 在計算機領域享有盛名,但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博士學位論文沒有幾個人親眼見過,因為這份論文——遺失了。


    沒錯,就是遺失了,既沒有發表也沒有被任何公開文獻收錄,甚至哈佛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和論文數據庫中也找不到這篇論文。2011 年Ritchie 去世的時候,他的妹妹Lynn 仔細地翻閱了哈佛的館藏記錄和其他渠道,也沒有找到一份副本。


    功夫不負苦心人,最終,她從Ritchie 導師的遺孀那裡找到了一本。但由於缺少公開副本,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只有不到十幾個人讀過這篇論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Ritchie 的自我描述中,我們注意到,他並沒有明確說明自己憑藉1968 年那篇論文拿到了博士學位。實際情況是:他的確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這中間出了什麼狀況?Ritchie 的研究生同窗、MIT 教授Albert Meyer 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因為不想付裝訂費,博士論文遺失了半個多世紀

Albert Meyer 回憶道:

    「我從我們導師Pat Fischer 那裡聽到的解釋是,當時哈佛有一項規定:要想獲得博士學位就得向學校圖書館提交一份裝訂好的論文,然後圖書館才會給你一份用來獲得博士學位的證明。當時,Dennis 已經將論文提交給了論文評審委員會,而且得到了通過。他還手打了一份準備提交給圖書館,但圖書館卻告訴他論文需要裝訂成冊再提交。那時候,裝訂費不是一筆小數目…… 倒也不是貴到拿不出來那種,只是說所費不菲。據Pat 所說,Dennis 當時的態度是:『如果哈佛圖書館想要一本裝訂好的論文,那他們應該自己掏錢,我是不會掏的!』很顯然,他的確這麼做了,也因此沒拿到博士學位。」


    所以,這位大佬之所以沒有拿到博士論文,並不是論文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任性」,打死不交裝訂費!


    經過多方打聽,Lynn 證實了Ritchie 的確沒有提交裝訂版論文,也的確沒有拿到哈佛的博士學位,但Ritchie 的兄弟John 認為,他之所以這麼「任性」絕不僅僅是因為那點裝訂費:Ritchie當時已經有了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貝爾實驗室研究員,而且他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不會去關心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


    最近,Ritchie 的家人向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CHM)捐贈了他的一些遺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Ritchie 的博士論文影印件,這也是半個世紀以來這篇論文首次公開。隨之一起捐贈的還包括Unix 的早期源代碼(1970–71)。


    這篇論文寫於1968 年,題目是《Program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當時的Ritchie 才27 歲。如今,Ritchie 離我們遠去,論文也早已褪色發黃。


和影印本一起公開的還有該論文的電子版。

論文地址:
https://archive.computerhistory.org/resources/access/text/2020/05/102790971/Ritchie_dissertation.pdf


    或許,這篇論文可以帶我們一窺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早期情況,了解當年的先驅人物所面臨的挑戰。此外,它還可以提醒我們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多遠,以及技術在人的短暫一生中所發生的變化。



心得:

遊戲規則是有權有勢(有實力/有能力)的一方定義的


3 thoughts on “「任性」的C語言之父:因拒付論文裝訂費錯失博士學位,論文52年後重見天日

  1. 圖靈獎(英語:ACM A.M. Turing Award),又譯杜林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E%E7%81%B5%E5%A5%96

    是電腦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的獎項,專門獎勵對電腦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世界電腦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艾倫·圖靈(A.M. Turing),這個獎設立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現代電腦科學的奠基者。獲獎者必須是在電腦領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先進性的技術貢獻。大多數獲獎者是電腦科學家。是電腦界最負盛名的獎項,有「電腦界諾貝爾獎」之稱。

    圖靈獎對獲獎者的要求極高,評獎程式也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電腦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同時獲獎。2014年11月13日之前圖靈獎由英特爾公司以及Google公司贊助,獎金為250,000美元。2014年11月13日,雖然英特爾退出贊助,Google反而將獎金提高到1,000,000美元,和諾貝爾獎獎金相近。[3]

    每年,美國電腦協會將要求提名人推薦本年度的圖靈獎候選人,並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說明被提名者為什麼應獲此獎。任何人都可成為提名人。美國電腦協會將組成評選委員會對被提名者進行嚴格的評審,並最終確定當年的獲獎者。

  2. 社會秩序/規定/規矩/遊戲規則/世俗眼光 -> 有錢人說的算(有錢人說了算) [韓劇:1%的可能性/百分之一的可能性]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