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計謀-三十六計

兵法計謀-三十六計

兵法計謀-三十六計

資料來源:

http://www.taiwanus.net/E/E_3/E_3_01.htm

 

http://media.huayuworld.org/interact/ebook/36story/index.htm

 

◎第一計-瞞天過海◎
是使用偽裝的手段,利用機會,趁對方不注意的時候,出其 不意的行動,讓人措手不及。古時有名的有: 
薛仁貴瞞天過海、太史慈奇謀突圍楚、楚莊王示弱滅敵、賀 若弼施計渡江等。

◎第二計-圍魏救趙◎ [止戈爲武(以戰止戰)]
利用敵人的精銳去攻打別的國家,當二軍相持不下時,趁隙 攻佔敵方的本土,待敵回國的時候,在途中予以迎頭痛擊, 並把他們消滅掉,這是孫臏的做法。古時有名的有: 
孫臏圍魏救趙。

◎第三計-借刀殺人◎
利用矛盾、反間、離間等謀略,巧妙的借用別國的力量,來 擊敗敵人,並能保存自己的實力。古時有名的有: 
曹操借孫權殺關羽、鄭桓公借刀誅敵。

◎第四計-以逸待勞◎
乃佔有利的形勢,一面防止敵人的功擊,一面養精蓄銳,等 到敵人士氣低落的時候,再採取主動攻擊的策略。古時有名 的有: 
孫臏再敗魏軍於馬陵、陸遜以逸待劉備。

◎第五計-趁火打劫◎
趁著人家的家裡失火時,闖入屋內掠奪財物,也就,是說趁 著敵人處於危險混亂的時候加以攻擊的策略。古時有名的有 : 
劉邦毀約滅項羽、齊國趁虛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計-聲東擊西◎
利用巧妙的方法誘敵,使敵人產生錯覺,再乘機消滅敵人。 古時有名的有: 
官渡之戰、周亞夫敉平七國之亂。

◎第七計-無中生有◎
所謂無中生有是將沒有假裝成有,使出虛虛實實的手段,以 混淆對方判斷的策略。古時有名的有: 
張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戰、張儀無中生有。

◎第八計-暗渡陳倉◎
此計和聲東擊西有異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裝要出兵攻擊,誘 使敵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備,我方卻從另一個方向予以突擊。 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策略。古時有名的有: 
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呂蒙巧奪荊州、鄧文識破敵計。

◎第九計-隔岸觀火◎
靜觀對岸火勢,按兵不動,不論遇到任何事,就靜靜的觀察 變化。古時有名的有: 
曹操隔岸觀火。

◎第十計-笑裡藏刀◎
表面上露出笑容,態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備,而自己卻秘密 策劃,準備充份後,一舉打敗對方,這是表面柔和,卻暗藏 殺機的策略。古時有名的有: 
曹操機智除患、荊軻示好刺秦王、關羽大意失荊州。

◎第十一計-李代桃僵◎
就是捨棄李而獲得桃的策略。也就是用最小的損失得到最大 的勝利。古時有名的有: 
孫臏以下駟敵上駟、程嬰殺子報恩、公子壽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原來的意思是說,在路上看到一隻羊,便順手把牠牽回去的意 思,就是趁對方不注意的時候,把人家的東西拿走。古時有名的有: 
滿清順手拿走大明江山、沿路撒財以保命。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以木棍揮打四周的草叢,使躲在草中的蛇驚惶奔走,進而加以 捉捕。當敵情不明時,應切實掌握情況後,再展開行動,如此 才不會陷入敵人的埋伏中。古時有名的有: 
打草驚縣官。 

◎第十四計-借屍還魂◎
原意是指,已失去的效用東西,又以另外一種方式出現。古時有名的有: 
李鐵拐借屍還魂、劉備掠蜀自立、田子春為主討兵權。

◎第十五計-調虎離山◎
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須要先把老虎從山中引誘出來, 所謂虎落平陽被犬欺,因為老虎離開了山區後,威風盡失。這句 話用在戰略上,就是說當強敵一但離開其根據地,失去了優勢後 ,再予以攻擊。古時有名的有: 
韓信背水之戰、虞詡調虎離山脫困解危。

◎第十六計-欲擒故縱◎
以退為進,卻抑先與的策略。在包圍攻擊時,故意放縱敵人,並不 是任意的放縱敵人,而是先放鬆一下,不把敵人逼的太緊,所謂的 逼則兵反,縱則滅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散而後擒,兵不血刃 。古時有名的有: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鄭武公巧計滅胡邦、王邑圍攻昆陽。

◎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其意是指:利用沒有價值的東西來換取珍貴而有價值的策略。有以 小易大、以賤易貴的意思。古時有名的有: 
常健求詩、劉邦輕率受困、魏王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挽弓當自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戰時要先 把敵方的主力摧毀,先俘虜其領導人,就可以瓦解敵人的戰力。 古時有名的有: 
張巡計擒子奇、曹操機智解危。

◎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就是抽薪止沸,徹底根除的意思。換句話說,當敵人勢力強 大,我方無法以實力與其相對抗時,就要運用策略以削弱敵 方的氣勢,進而屈服對方,出其不意的打擊對方的弱點。 古時有名的有: 
吳漢冷靜退敵、薛長儒勇挫敵人士氣、曹操火燒烏巢。

◎第廿計-混水摸魚◎
原意是指攪混池水,使魚兒昏頭轉向,然後加以捕捉。 利用敵人內部混亂,失去主體性時再予以攻擊,即可以 輕易擊潰對方。古時有名的有: 
益二州之計。

◎第廿一計-金蟬脫殼◎
在千鈞一髮之際,設法留下偽裝的假像,以掩人耳目,然後 暗中逃走,這種巧妙的脫身方法就是金蟬脫殼。古時有名的有: 
劉邦金蟬脫殼、王守仁脫身之計、齊景公換裝脫困。

◎第廿二計-關門捉賊◎
當賊跑到屋內時,將門窗關緊,讓其無路可退,再加以捕捉, 有甕中捉鱉的味道。也就是說緊緊的包圍對方予以一網打盡 。古時有名的有: 
秦趙長平之戰、夫差未斷禍根。

◎第廿三計-遠交近攻◎
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說:與遠方的國家締交聯盟,以攻擊鄰國。 古時有名的有: 
秦始皇遠交近攻統一天下。

◎第廿四計-假途伐虢◎
就是趁小國有危難的時候,藉著救援之名而加以併吞。 古時有名的有: 
趙燕唇亡齒寒、晉獻公假途伐虢。

◎第廿五計-偷梁換柱◎
就是暗中將對方的主力調換,削弱戰力的策略。和偷天換日、 偷龍轉鳳的意義相同的。古時有名的有: 
秦始皇以謀略滅齊、趙高矯詔立胡亥。

◎第廿六計-指桑罵槐◎
勢力強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應不露痕跡,委婉的提出警告, 是一種間接的指責方法。古時有名的有: 
優孟辭相諫莊王、司馬穰苴統馭人心之法。

◎第廿七計-假痴不顛◎
便是裝成痴呆狀,讓對方消除戒心,其實內心非常的冷靜, 等最佳的時機就立刻行動,和扮豬吃老虎是同義的。古時有名的有: 
司馬懿詐病欺曹爽、狄青擲錢振軍心、燕王假痴不顛。

◎第廿八計-上樓抽梯◎
以利益誘使對方深入困境後,再徹底的予以消滅,不留後路。 和過橋拆板和過河拆橋意思是一樣的。古時有名的有: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項羽破釜沉舟之計。

◎第廿九計-虛張聲勢◎
當己方處於劣勢的時候,隱瞞自己的實力,明明乏力卻故作 很有實力的樣子,讓敵方摸不清相,以便能出奇致勝,頗有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味道。古時有名的有: 
李世民計救隋煬帝。

◎第卅計-反客為主◎ 
由被動的狀態轉為主動,進而掌握到控制權,與喧賓奪主意 義相同,是以漸進的方式進行,一有機會就立刻把握住,進 而掌握主導權。古時有名的有: 
劉邦忍辱負重、司馬氏反客為主、郭子儀化被動為主動。

◎第卅一計-美人計◎ 
兵強攻其將,將智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以利禦寇, 順而相保。美人計就是用美女來迷惑對方,使其耽溺於享樂, 失去戰鬥的意志。古時有名的有: 
西施絕色媚夫差、紂王女色亡國、孫權貼了夫人又拆兵。

◎第卅二計-空城計◎ 
這是一種心理戰,讓敵人心生疑慮,以為我方有埋伏,而不敢 貿然出擊,以佯裝來擾亂敵人的判斷力,使其嶨動退兵而解除 危機,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若被敵方識破的話,可能會全軍 覆沒。古時有名的有: 
諸葛亮設空城計、張守珪空城退敵。

◎第卅三計-反間計◎ 
利用間諜傳播假情報,以達到離間分化的目的。古時有名的有: 
陳平離間范增遭貶、岳飛反間破賊兵。

◎第卅四計-苦肉計◎ 
故意傷害自己,利用血淚換取敵人的信任,再行反間顛覆敵人 。古時有名的有:黃蓋的苦肉計、王佐斷臂說文龍、要離刺慶忌。

◎第卅五計-連環計◎ 
就是計上計,先用一個計謀混淆敵人的判斷力,再以另一個計謀 加以攻擊,如此計中生計,使敵人內部互相矛盾,以達到擊敗敵 人的目的。古時有名的有: 
王允施連環計、張儀巧計縱橫天下。

◎第卅六計-走為上策◎ 
走為上策不是三十六計中最明智的計策,而是說當情況非常危險 的時候,走到恰到好處,走到讓人覺得聰明的做法。古時有名的有: 
曹操的雞肋戰術、檀道濟走避魏軍。


~~~~~~~~~~~~~~~~~~~~~~~

包含典故: https://ananedu.com/caiteach/10/03.htm


第 一 計: 瞞 天 過 海 
       「 瞞 天 過 海 」 的 「 天 」 是 指 皇 帝 , 因 為 古 時 候 是 稱 皇 帝做 「 天 子 」 的 。原 意 為 瞞 著 皇 帝 , 讓 他 平 穩 渡 海 。 「 瞞 天 過 海 」 用 在 兵 法 上 , 就 是 把 祕 密 之計 隱 藏 在 公 開 的 行 動 中 , 以 達 到 出 奇 不 意 的 效 果 。

       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于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三國時代諸葛亮五出祁山時,因軍中缺糧,只得以瞞天過海之計裝神退敵,使魏兵誤以為真有鬼神而不顧防守麥田,瞞天過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製造令人堅信不疑的假象隱瞞自己真正意圖。  

第 二 計: 圍 魏 救 趙 [止戈爲武(以戰止戰)]
「 圍 魏 救 趙 」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一 個 十 分 成 功 的 戰 例 , 它 主 張 對 敵 方 避 實 就 虛 , 善 於 抓 住 敵 方 的 弱 點 , 使 敵 人 受 到 牽 制 , 從 而 用 最 少 的 代 價 去 取 得 最 完 滿 的 成 功 。 
       周瑜屢向劉備索回荊州未果,周瑜便定計,以幫劉備攻打西川之名,行實際進兵荊州之計,周瑜告知劉備屆時請出城接應錢糧和勞軍,實欲活捉劉備直取荊州。  

第 三 計: 借 刀 殺 人 
「 借 刀 殺 人 」 計 , 就 是 借 助 別 人 力 量 去 消 滅 自 己 的 敵 人 , 以 達 到 保 全 自 己 的 目 的 。
       借刀殺人﹐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謀略。當敵方動向已明﹐就千方百計誘導態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擊敵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損失。三國時代劉備深知呂布神勇過人,若讓曹操和呂布合作,將會威脅劉備未來的發展,因而用此計殺了呂布。  

第 四 計 :以 逸 待 勞 
「 以 逸 待 勞 」 這 個 計 策 說 明 當 強 敵 當 前 , 不 一 定 只 用 直 接 進 攻 的 方 法 , 而 是 積 極 防 御 , 慢 慢 消 耗 敵 人 的 有 生 力 量 , 使 敵 人 由 強 變 弱 , 再 等 待 時 機 , 一 舉 消 滅 敵 人 。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 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舉兵東下﹐連勝十余陣﹐銳氣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裡。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 人迎戰。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 吳軍難以進攻。于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 軍在五六百裡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于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 持半年﹐蜀軍斗志松懈。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裡﹐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陸遜─把 火﹐燒毀蜀軍七百裡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 以少勝多﹑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軍事以近代遠,以逸代勞」。處理某些事效率愈快愈好,某些事則要沉著冷靜,才不致亂了方寸而一敗塗地。孔明北伐時,司馬懿自知不敵,所以就是用這一招,掛一免戰牌在軍營外,以期蜀軍糧草一斷,就自然退兵。

第 五 計 :趁 火 打 劫 
       「 趁 火 打 劫 」 這 一 計 , 是 趁 敵 人 遭 遇 困 難 、 力 量 薄 弱 無 力 還 擊 時 加 以 打 擊 , 這 樣 就 可 以 就 勢 取 勝 。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相互爭霸﹐戰事頻繁。經過長期戰爭﹐越國終因不敵吳 國﹐只得俯首稱臣。越王勾踐被扣在吳國﹐失去行動自由。勾踐立志復國﹐十年生 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表面上對吳王夫差百般逢迎﹐終于騙得夫差的信任﹐被 放回越國。因國之後﹐勾踐依然臣服吳國﹐年年進獻財寶﹐麻痺夫差。而在國內則 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越國幾年後實力大大加強﹐人丁興旺﹐物資豐足﹐ 人心穩定。吳王夫差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勾踐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國放在眼裡。 他驕縱凶殘﹐拒絕納諫﹐殺了一代名將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 靡奢侈﹐ 大興土木﹐搞得民窮財盡﹒公元前473年﹐吳國顆粒難收﹐民怨沸騰。越 正勾踐選中吳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諸侯在黃池會盟的時機﹐大舉進兵吳國﹐吳國國內 空虛﹐無力還擊﹐很快就被越國擊破滅亡。勾踐的勝利﹐正是乘敵之危﹐就勢取勝 的典型戰例。

第 六 計 :聲 東 擊 西 
       「 聲 東 擊 西 」 計 , 就 是 故 意 製 造 假 象 , 引 誘 敵 人 作 出 錯 誤 的 判 斷 , 然 後 出 奇 不 意 地 採 取 行 動 , 一 舉 殲 滅 敵 人 。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制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司馬昭以此計大敗蜀軍,司馬昭命各州積極製造戰船,表面上看似進攻東吳暗地裡卻派鐘會、鄧艾集結大軍秘密做進攻西蜀的準備,不久果然直搗蜀漢大敗蜀軍。 

第 七 計:無 中 生 有 
       「 無 中 生 有 」 計 的 妙 處 , 就 在 於 真 中 有 假 , 假 中 有 真 , 使 敵 人 判 斷 失 誤 , 從 而 出 其 不 意 地 把 敵 人 擊 敗 。 
       此計的關鍵在于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一假到底﹐易被敵人發覺﹐難以制敵。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指揮者必須抓住敵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時機﹐以出奇制勝的速度﹐攻擊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潰。

第 八 計: 暗 渡 陳 倉 
       「 暗 渡 陳 倉 」 一 計 , 就 是 以 虛 似 的 正 面 攻 擊 來 迷 惑 敵 人 , 當 敵 人 集 結 力 量 固 守 時 , 又 悄 悄 派 出 部 隊 迂 迴 到 敵 人 後 方 , 乘 虛 而 入 , 使 敵 人 措 手 不 及 而 失 敗 。
       暗渡陳倉﹐意思是採取正面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刺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出一支部隊迂回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暗渡陳倉是一種障眼法,現代人用來比喻男女偷情,商場上則抬面上掩飾抬面下。 

第 九 計:隔 岸 觀 火 
       「 隔 岸 觀 火 」 計 , 就 是 在 敵 人 內 部 有 矛 盾 時 , 我 們 不 必 急 於 進 攻 , 而 是 安 靜 地 等 待 敵 人 內 鬨 , 讓 他 們 互 相 仇 恨 , 互 相 爭 鬥 , 最 後 自 取 滅 亡 , 這 樣 我 方 不 用 一 兵 一 卒 , 就 可 以 達 到 預 期 效 果 。 
       東漢末年﹐袁紹兵敗身亡﹐幾個兒子為爭奪權力互相爭斗﹐曹操決定擊敗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桓﹐曹操向烏桓進兵﹐擊敗烏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曹營諸將向曹操進君﹐要一鼓作氣﹐平服遼東﹐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于是下令班師﹐轉回許昌﹐靜觀遼東局勢。公孫康聽說二袁歸降﹐心有疑慮。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奪取遼東的野心﹐現在二袁兵敗﹐如喪家之犬﹐無處存身﹐投奔遼東實為迫不得已。公孫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後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勢力強大的曹操。但他又考慮﹐如果曹操進攻遼東﹐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許昌﹐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為收容二袁有害無益。于是預設伏兵﹐召見二袁﹐一舉擒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曹操笑著對眾將說﹐公孫康向來俱怕袁氏吞並他﹐二袁上門﹐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于用兵﹐反會促成他們合力抗拒。我們退兵﹐他們肯定會自相火並。

第 十 計:笑 裏 藏 刀 
       「 笑 裏 藏 刀 」 的 意 思 是 表 面 裝 出 十 分 友 好 、 充 滿 誠 意 的 樣 子 , 使 對 方 信 以 為 真 , 放 鬆 警 愓 , 但 實 際 上 卻 暗 中 策 劃 , 積 極 準 備 , 一 有 機 會 就 立 刻 行 動 , 使 對 方 措 手 不 及 。 
       三國時期﹐ 由于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17年﹐魯肅病死。孫﹑劉聯合抗曹的蜜月已經結束。當時關羽鎮守荊州﹐孫權久存奪取荊州之心﹐只是時機尚未成熟。不久以後﹐關羽發兵進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後患﹐留下重兵駐守公安﹑南郡﹐保衛荊州。孫權手下大將呂蒙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議孫權派當時毫無名氣青年將領陸遜接替他的位置﹐駐守陸口。陸遜上任﹐並不顯山露水﹐定下了與關羽假和好﹑真備戰的策略。他給關羽寫去一信﹐信中極力誇耀關羽﹐稱關羽功高威重﹐可與晉文公﹑韓信齊名。自稱─介書生﹐年紀太輕﹐難擔大任﹐要關羽多加指教。關羽為人﹐驕做自負﹐目中無人﹐讀罷陸遜的信﹐仰天大笑﹐說道﹕「無慮江東矣。」馬上從防守荊州的守軍中調出大部人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陸遜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風報信﹐約定雙方一起行動﹐夾擊關羽。孫權認定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派呂蒙為先鋒﹐向荊州進發。呂蒙將精銳部隊埋伏在改裝成商船的戰艦內﹐日夜兼程﹐突然襲擊﹐攻下南部。關羽得訊﹐急忙回師﹐但為時已晚﹐孫權大軍已佔領荊州。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第 十一 計:李 代 桃 僵 
       「 李 代 桃 僵 」 用 在 兵 法 上 , 是 說 當 戰 局 發 展 到 必 然 會 有 所 損 失 時 , 就 要 以 放 棄 局 部 的 利 益 來 保 全 大 局 的 利 益 。 
       戰國後期﹐越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蟾襤國及東胡﹑林胡等部騷擾﹐邊境不寧。趙王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部門戶雁門。李牧上任後﹐日日殺牛宰羊﹐犒賞將士﹐只許堅壁自守﹐不許與敵交鋒。匈奴摸不消底細﹐也不敢貿然進犯。李牧加緊訓練部隊﹐養精蓄銳﹐ 幾年後﹐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備出擊匈奴。他派少數士兵保護邊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見狀﹐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劫掠﹐李牧的士兵與敵騎交手﹐假裝敗退﹐丟下一些人和牲畜。匈奴人佔得便宜﹐得勝而歸。匈奴單于心想﹐李牧從來不敢出城征戰﹐果然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膽小之徒。于是親率大軍直逼雁門。李牧已料到驕兵之計已經奏效﹐于是嚴陣以待﹐兵分三路﹐給匈奴單于准備了一個大口袋。匈奴軍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幾處﹐逐個圍殲。單于兵敗﹐落荒而逃﹐蟾襤國滅亡。李牧用小小的損失﹐換得了全局的勝利。

第 十二 計: 順 手 牽 羊 
       「 順 手 牽 羊 」 這 一 計 , 是 及 時 利 用 敵 人 的 失 誤 , 抓 住 一 切 有 利 的 機 會 來 擴 大 戰 果 , 發 展 勝 利 。

       這 一 計是看準敵方在移動中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 謀略。古人雲﹕「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戰機﹐乘隙爭利﹐ 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局﹐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 不應該放過。  

第 十三 計:打 草 驚 蛇 
       「 打 草 驚 蛇 」 計 , 提 醒 我 們 對 於 有 懷 疑 的 事 要 了 解 清 楚 , 等 明 瞭 以 後 再 行 動 , 否 則 會 一 敗 塗 地 。 
       李自成起義部隊逐步壯大﹐所向披靡﹐公元1642年﹐圍困明朝都城開封。崇禎 連忙調集各路兵馬﹐援救開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對開封的包圍部署。敵人二十五 萬兵馬和一萬輛炮車增援開封﹐集中在離開封西南四十五裡的朱仙鎮。李自成為了 不讓援軍與開封守敵合為一股﹐在開封和朱仙鎮分別布置了兩個包圍圈﹐把敵軍分 割開來。又在南方交通線上挖一條長達百裡﹑寬為一丈六尺的大壕溝﹐一斷敵軍糧 道﹐二斷敵軍退路。敵軍各路兵馬﹐貌合神離﹐心懷鬼胎﹐互不買帳。李自成兵分 兩路﹐一路突襲朱仙鎮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隊﹐造成「打草驚蛇」的作用﹐一路牽制 力量最強的左良玉部隊。擊潰虎大威部後﹐左良玉果然因被圍困得難以脫身﹐人馬 損失過半﹐拼命往西南突圍。李自成故意放開一條路﹐讓敗軍潰逃。哪知﹐左良玉 退了幾十裡地又遇截擊﹐面臨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溝﹐馬過不去﹐士兵只得棄馬渡溝﹐ 倉皇逃命。這時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擊﹐敵軍人仰馬翻﹐屍填溝塹﹐全軍覆沒。

第 十四 計:借 屍 還 魂 
       「 借 屍 還 魂 」 原 意 是 說 已 經 消 亡 的 、 不 存 在 的 東 西 , 又 借 助 某 種 形 式 得 以 復 活 。 作 為 一 個 軍 事 計 謀 , 則 是 說 要 善 於 抓 住 一 切 機 會 , 甚 至 看 上 去 是 毫 無 用 處 的 東 西 也 可 加 以 利 用 , 爭 取 主 動 , 擴 大 成 果 。
       此計用在軍事上﹐ 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戰爭中往往有這類情 況﹐對雙方都有用的勢力﹐往往難以駕馭﹐很難加以利用。而沒有什麼作為的勢力﹐ 往往要尋求靠山。這個時候﹐利用和控制這部分勢力﹐往往可以達到敢勝的目的。

第 十五 計:調 虎 離 山 
      「 調 虎 離 山 」 是 一 種 調 動 敵 人 的 策 略 , 把 虎 調 開 , 使 敵 人 部 署 上 出 現 漏 洞 , 自 己 一 方 便 乘 虛 而 入 , 這 樣 就 可 以 輕 易 取 得 勝 利 。 
       東漢未期﹐北邊羌人叛亂。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這時﹐羌人士氣正旺﹐又佔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又不能繞道﹐真是進退兩難。虞詡決定騙羌人離開堅固的據點﹐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扎營。對外散布行軍受阻﹐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松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虞詡見敵人離開了據點﹐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裡﹐通過山谷。他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敵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虞詡順利地通過陳倉崤谷﹐轉入外線作戰﹐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被平定。  

第 十六 計:欲 擒 故 縱 
       「 欲 擒 故 縱 」 是 說 在 敵 我 交 手 時 , 如 果 逼 得 敵 人 走 投 無 路 , 他 就 會 反 撲 。 而 故 意 放 他 一 條 生 路 , 反 而 會 削 弱 他 的 氣 勢 , 瓦 解 他 的 鬥 志 。 我 方 就 可 以 尋 找 適 當 時 機 , 征 服 敵 人 。 
       蜀漢建立之後﹐ 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 後顧之懮﹐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 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第 十七 計:拋 磚 引 玉 
       「 拋 磚 引 玉 」 計 是 指 用 相 類 似 的 事 物 去 迷 惑 、 誘 騙 敵 人 , 引 敵 人 入 圈 套 , 然 後 乘 機 擊 敗 敵 人 。 
       蜀軍六出祁山,蜀魏對壘司馬懿固守不戰,諸葛亮以流馬騙的魏軍糧萬石,分散營寨讓軍隊屯兵種田示弱,再虛搭窩棚誘敵,險燒死司馬父子三人於上方谷。 

第 十八 計:擒 賊 擒 王 
       「 擒 賊 擒 王 」 計 認 為 攻 打 敵 軍 主 力 , 捉 住 敵 人 首 領 , 這 樣 就 能 瓦 解 敵 人 的 整 體 力 量 。 敵 軍 一 旦 失 去 指 揮 , 就 會 不 戰 而 潰 。 
       擒賊擒王﹐語出唐代詩人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民間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蛇無頭不行﹐打了蛇頭﹐這條蛇也就完了。此計用于軍事﹐是指打垮敵軍主力﹐擒拿敵軍首領﹐使敵軍徹底瓦解的謀略。擒賊擒王﹐就是捕殺敵軍首領或者摧毀敵人的首腦機關﹐敵方陷于混亂﹐便于徹底擊潰之。指揮員不能滿足于小的勝利﹐要通觀全局﹐擴大戰果﹐以得全勝。如果錯過時機﹐放走了敵軍主力和敵方首領﹐就好比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第 十九 計:釜 底 抽 薪 
       「 釜 底 抽 薪 」 計 是 當 兩 軍 對 壘 時 , 一 方 不 直 接 針 對 敵 人 的 鋒 芒 與 敵 人 抗 衡 。 而 是 另 想 辦 法 , 從 根 本 上 削 弱 敵 方 的 氣 勢 , 這 樣 就 可 以 以 弱 勝 強 。 
       釜底抽薪﹐語出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還說﹕「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這個比喻很淺顯﹐道理卻說得十分清楚。水燒開了﹐再兌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的辦法是把火退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此計用于軍事﹐是指對強故不可用正面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乘機取勝的謀略。釜底抽薪的關鍵是關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時做﹐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點。指揮員要准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弱點。比如糧草輜重﹐如能乘機奪得﹐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第 二十 計:混 水 摸 魚 
       「 混 水 摸 魚 」 計 是 乘 亂 取 勝 的 意 思 。 中 國 古 代 軍 事 家 運 用 這 一 計 時 , 大 都 是 先 設 法 把 水 攪 混 , 然 後 利 用 敵 人 互 相 混 戰 之 機 , 把 他 們 一 一 消 滅 掉 。
       混水摸魚﹐原意是﹐在混濁的水中﹐魚暈頭轉向﹐乘機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好處。此計用于軍事﹐是指當敵人混亂無主時﹐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在混濁的水中﹐魚兒辨不清方向﹐在復雜的戰爭中﹐弱小的一方經常會動搖不定﹐這裡就有可乘之機。更多的時候﹐這個可乘之機不能只靠等待﹐而應主動去制造這種可乘之機。一方主動去把水攪渾﹐一切情況開始復雜起來﹐然後可借機行事。 

第 二十一 計:金 蟬 脫 殼 
       「 金 蟬 脫 殼 」 的 本 意 是 : 蟬 在 蛻 變 時 , 本 體 脫 離 皮 殼 而 走 , 留 著 蟬 蛻 還 掛 在 枝 頭 。 此 計 用 於 軍 事 , 是 指 通 過 偽 裝 擺 脫 敵 人 , 以 實 現 我 方 的 戰 略 目 標 的 謀 略 。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于在第六次北伐 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軍中。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 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之計。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 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 蜀軍。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摸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並派楊儀 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 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 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于是命令部隊後撤﹐ 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 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第 二十二 計:關 門 捉 賊 
       「 關 門 捉 賊 」 是 說 對 弱 小 的 敵 人 要 採 取 四 面 包 圍 , 這 樣 就 可 以 全 殲 敵 人 。 當 然 , 這 個 計 如 果 運 用 得 好 , 甚 至 可 以 圍 殲 比 自 己 強 大 的 敵 人 。
       此計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如果讓敵人得以脫逃﹐情況就會十分復雜。窮追不捨﹐一怕它拼命反撲﹐二怕中敵誘兵之計。 這裡所說的「賊」﹐是指那些善于偷襲的小部隊﹐它的特點是行動詭秘﹐出沒不定﹐ 行蹤難測。它的數量不多﹐破壞性很大﹐常會乘我方不備﹐侵擾我軍。所以﹐對這 種「賊」﹐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斷他的後路﹐聚而殲之。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 不只限于「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主力部隊。

第 二十三 計:遠 交 近 攻 

       「 遠 交 近 攻 」 計 是 當 實 現 軍 事 目 標 的 企 圖 , 受 到 地 理 條 件 的 限 制 時 , 先 攻 取 就 近 的 敵 人 , 而 對 遠 隔 的 敵 人 取 得 暫 時 的 聯 合 。 等 攻 取 了 近 敵 之 後 , 再 一 一 擊 破 遠 敵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中,范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這是范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第 二十四 計:假 道 伐 虢 
        「 假 道 伐 虢 」 的 「 假 道 」 是 借 路 的 意 思 。 對 於 處 在 敵 我 兩 個 強 國 中 的 弱 國 , 當 敵 方 逼 迫 它 屈 服 時 , 我 方 立 刻 出 兵 援 救 , 借 機 把 軍 事 力 量 滲 透 進 去 , 控 制 其 局 面 , 再 乘 機 發 動 突 然 襲 擊 , 就 可 輕 而 易 舉 取 得 勝 利 。 也 可 理 解 作 先 利 用 甲 做 跳 板 去 消 滅 乙 , 達 到 目 的 後 , 回 過 頭 來 連 甲 一 起 消 滅 掉 。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獻公哪裡舍得﹖苟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脣齒相依﹐虢國一亡﹐脣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呢﹗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裡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裡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第 二十五 計:偷 樑 換 柱 
       「 偷 樑 換 柱 」 計 的 意 思 是 要 暗 中 抽 換 敵 人 的 主 力 , 然 後 乘 機 控 制 或 吞 併 敵 人 。
       偷梁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蒙混欺騙的目的。“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復變動友軍陣線﹐借以調換其兵力﹐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涂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此計歸于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友軍作戰不利﹐借機兼並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

第 二十六 計:指 桑 罵 槐 
       「 指 桑 罵 槐 」 的 意 思 是 故 意 利 用 某 些 人 的 過 失 , 通 過 對 這 些 人 的 懲 罰 , 去 警 誡 那 些 不 服 從 自 己 指 揮 的 人 。 
       此計的比喻意義應從兩方面廣為理解。一是要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 謀略,「指桑」而「罵槐」﹐施加壓力配合軍事行動。對于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 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對于比較強大的對手也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春秋時 期﹐齊相管仲為了降服魯國和宋國﹐就是運用此計。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國﹐魯國畏 懼﹐立即謝罪求和﹐宋見齊魯聯盟﹐也只得認輸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 的損失就使魯﹑宋兩國臣服。

第 二十七 計:假 癡 不 癲 
       「 假 癡 不 癲 」 , 重 點 在 一 個 「 假 」 字 。「 假 」 的 意 思 是 偽 裝 。 裝 聾 作 啞 , 軟 弱 忍 讓 , 使 敵 人 放 鬆 警 惕 。 等 時 機 成 熟 , 再 出 奇 不 意 地 向 敵 人 發 起 進 攻 , 敵 人 猝 不 及 防 , 必 然 失 敗 。 
       三國時期﹐魏國的魏明帝去世﹐繼位的曹芳年僅八歲﹐朝政由太尉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執掌﹐曹爽是宗親貴冑﹐飛揚拔扈﹐怎能讓異姓的司馬氏分享權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剝奪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立過赫赫戰功﹐如今卻大權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現在勢力強大﹐一時恐怕斗他不過。于是﹐司馬懿稱病不再上朝﹐曹爽當然十分高興。他心裡也明白﹐司馬懿是他當權的唯一潛在對手。一次﹐他派親信李勝去司馬家探聽虛實。其實﹐司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准備﹐李勝被引到司馬懿的臥室﹐只見司馬懿病容滿面﹐頭發散亂﹐躺在床上﹐由兩名侍女服侍。李勝說﹕「好久沒來拜望﹐不知您病得這麼嚴重。現在我被命為荊州刺史﹐特來向您辭行。」司馬懿假裝聽錯了﹐說道﹕「並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務。」李勝忙說﹕「是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還是裝作聽不明白。這時﹐兩個侍女給他喂藥﹐他吞得很艱難﹐湯水還從口中流出。他裝作有氣無力地說﹕「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後﹐請你轉告大將軍﹐一定要多多照顧我的孩子們。」李勝回去向曹爽作了匯報﹐曹爽喜不自勝﹐說道﹕「只要這老頭一死﹐我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過了不久﹐公元249年2月15日﹐天子曹芳要去濟陽城北掃墓﹐祭祀祖先。曹爽帶著他的三個兄弟和親信等護駕出行。司馬懿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時機已到。馬上調集家將﹐召集過去的老部下﹐迅速佔據了曹氏兵營﹐然後進宮威逼太後﹐歷數曹爽罪過﹐要求廢黜這個奸賊。太後無奈﹐只得同意。司馬懿又派人佔據了武庫。等到曹爽聞訊回城﹐大勢已去。司馬懿以篡逆的罪名﹐誅殺曹爽一家﹐終于獨攬大權﹐曹魏政權實際上已是有名無實。

第 二十八 計:上 屋 抽 梯 
       「 上 屋 抽 梯 」 用 在 軍 事 上 , 是 指 利 用 小 利 引 誘 敵 人 , 以 便 將 敵 人 圍 殲 的 策 略 。 
       後漢末年﹐劉表偏愛少子劉琦﹐不喜歡長子劉琮。劉 琮的後母害怕劉琦得勢﹐影響到兒子劉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劉琦感到自己處在 十分危險的環境中﹐多次請教諸葛亮﹐但諸葛亮一直不肯為他出主意。有一天﹐劉 琦約諸葛亮到一座高樓上飲酒﹐等二人正坐下飲酒之時﹐劉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樓梯。 劉琦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諸葛亮 見狀﹐無可奈何﹐便給講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想謀害晉獻公的 兩個兒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驪姬居心險惡﹐只得逃亡國外。申生為人厚道﹐ 要盡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給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驪姬乘機用有 毒的食品將太子送來的食品更換了。晉獻公哪裡知道﹐准備去吃﹐驪姬故意說道﹐ 這膳食從外面送來﹐最好讓人先嘗嘗看。于是命左右侍從嘗一嘗﹐剛剛嘗了一點﹐ 侍從倒地而死。晉獻公大怒﹐大罵申生不孝﹐陰謀殺父奪位﹐決定要殺申生。申生 聞訊﹐也不作申辯﹐自刎身亡。諸葛亮對劉琦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劉琦馬上領會了諸葛亮的意圖﹐立即上表請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開了 後母﹐終于免遭陷害。 劉琦引誘諸葛亮「上屋」﹐是為了求他指點﹐「抽梯」﹐是斷其後路﹐也就是 打消諸葛亮的顧慮。

第 二十九 計:樹 上 開 花 
       「 樹 上 開 花 」 是 指 樹 上 本 來 沒 有 花 , 但 可 以 借 用 假 花 點 綴 在 上 面 , 讓 人 真 假 難 辨 。 此 計 用 在 軍 事 上 , 是 指 當 自 己 的 力 量 薄 弱 時 , 可 以 借 別 人 的 勢 力 或 某 種 因 素 , 使 自 己 看 起 來 強 大 , 以 此 虛 張 聲 勢 , 懾 服 敵 人 。 
       在戰爭中要善于借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無人不知張飛是一員猛將﹐而他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劉表死後﹐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這時, 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由于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沖散了。劉備只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後﹐阻截追兵。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他命令所率的二二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裡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後﹐然後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在長板坡的橋上。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裡塵土飛揚。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計。 

第 三十 計:反 客 為 主 
       「 反 客 為 主 」 的 意 思 是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主 人 不 去 招 待 客 人 , 反 而 受 客 人 招 待 。 用 在 軍 事 上 , 就 是 乘 支 援 盟 軍 的 機 會 , 把 自 己 的 力 量 安 插 進 去 , 然 後 有 計 劃 地 逐 步 控 制 盟 軍 。 
       唐朝有個叛將﹐名字叫仆固懷恩。他煽動吐蕃和回紇兩國聯合出兵﹐進犯中原。大兵三十萬﹐一路連戰連捷﹐直逼涇陽。涇陽的守將是唐朝著名將軍郭子代﹐他是奉命前來平息叛亂的﹐這時他只有一萬余名精兵。面對漫山遍野的敵人﹐郭子儀知道形勢十分嚴竣。正在這個時候﹐仆固懷恩病死了。吐蕃和回紇就失去了中間的聯繫和協調的人物。雙方都想爭奪指揮權﹐矛盾逐漸激化。兩軍各駐一地﹐互不聯繫往來。吐蕃駐扎東門外﹐回紇駐扎西門外。郭子儀想到何不乘機分化這兩支軍隊﹖他在安史之亂時﹐曾和回紇將領並肩作戰﹐對付安祿山。這種老關系何不利用一下呢﹖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紇營中轉達郭子儀想與過去並肩作戰的老友敘敘情誼。回紇都督藥葛羅﹐也是個重視舊情的人。聽說郭子儀就在涇陽﹐十分高興。但是﹐他說﹕「除非郭老令公親自讓我們見到﹐我們才會相信。」郭子儀聽到回報﹐決定親赴回紇營中﹐會見藥葛羅﹐敘敘舊情﹐並乘機說服他們不要和吐蕃聯合反唐。將士們深怕回紇有詐﹐不讓郭子儀前去。郭子儀說﹕「為國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我去回紇營中﹐如果能談得成﹐這─仗就打不起來了﹐天下從此太平﹐有什麼不好﹖」他拒絕帶衛隊保衛﹐只帶少數隨從﹐到回紇營去。藥葛羅見真的是郭子儀來了﹐非常高興。設宴招待郭子儀﹐談得十分親熱。酒宿時﹐郭子儀說道﹕「大唐﹑回紇關系很好﹐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時立了大功﹐大唐也沒有虧待你們呀﹗今天怎麼會和吐蕃聯合進犯大唐呢﹖吐蕃是想利用你們與大唐作戰﹐他們好乘機得利。」藥葛羅憤然說道﹕「老令公說得有理﹐我們是被他們騙了﹗我們願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雙方馬上立誓聯盟。吐蕃得到報告﹐覺得形勢驟變﹐與己不利﹐他們連夜准備﹐拔寨撤兵。郭子儀與回紇合兵追擊﹐擊敗了吐蕃的十萬大軍。吐蕃大敗﹐很長一段時期﹐邊境無事。

第 三十一 計:美 人 計 
       「 美 人 計 」 的 意 思 是 對 兵 力 強 大 的 敵 人 , 要 先 制 服 他 的 主 帥 ; 對 足 智 多 謀 的 主 帥 , 要 設 法 腐 蝕 他 的 意 志 。 只 要 讓 敵 人 的 將 帥 鬥 志 衰 退 , 士 兵 士 氣 消 沉 , 那 麼 敵 軍 就 沒 有 了 戰 鬥 力 了 。 因 此 , 針 對 敵 人 的 弱 點 滲 透 瓦 解 , 就 可 以 更 容 易 消 滅 敵 人 。 
       話說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于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于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
的野心。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斗得過他。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 
       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董卓一見﹐饞涎欲滴。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俱為己有。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系﹐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系﹐我真想宰了他。」
       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佔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庭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第 三十二 計:空 城 計 
       「 空 城 計 」 屬 於 一 種 心 理 戰 術 , 主 要 是 利 用 敵 人 多 疑 的 心 理 弱 點 , 在 兵 力 空 虛 時 , 故 意 做 出 不 加 防 守 的 樣 子 , 使 敵 人 產 生 疑 慮 , 不 敢 作 進 一 步 的 進 攻 , 從 而 使 自 己 化 險 為 夷 。
       此計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了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征。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第 三十三 計:反 間 計 
     「 反 間 計 」 的 實 質 是 巧 妙 地 利 用 敵 人 間 諜 反 過 來 為 己 方 服 務 。
       反間計﹐原文的大意是說﹕在疑陣中再布疑陣﹐使敵內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萬無一失。說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敵人的間諜反過來為我所用。在戰爭中﹐雙方使用間諜是十分常見的。《孫子兵法》就特別強調間諜的作用﹐認為將帥打仗必須事先了解敵方的情況。要准確掌握敵方的情況﹐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經驗﹐「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這裡的「人」﹐就是間諜。《孫子兵法》專門有一篇《用間篇》﹐指出有五種間諜﹐利用敵方鄉裡的普通人作間諜﹐叫因間﹔收買敵方官吏作間諜﹐叫內間﹔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所用﹐叫反間﹔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況給敵方間諜﹐叫死間﹔派人去敵方偵察﹐再回來報告情況﹐叫生間。唐代社收解釋反間計特別清楚﹐他說﹕「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

第 三十四 計:苦 肉 計 
       「 苦 肉 計 」 是 一 種 特 殊 做 法 的 離 間 計 。 運 用 這 條 計 , 「 自 害 」 是 真 ,「 他 害 」 是 假 , 以 真 亂 假 。 己 方 要 做 成 內 部 矛 盾 激 化 的 假 像 , 再 派 人 裝 作 受 迫 害 , 借 機 打 入 敵 人 內 部 進 行 間 諜 活 動 , 以 達 到 操 縱 敵 人 、 打 擊 敵 人 的 目 的 。 
        鄭國武公伐胡﹐竟先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胡國的君主﹐並殺掉了主張伐胡的關 其思﹐使胡不防鄭﹐最後鄭國舉兵攻胡﹐一舉殲滅了胡國。漢高祖派驪食其勸齊王 降漢﹐使齊王沒有防備漢軍的進攻。韓信果斷地乘機伐齊﹐齊王怒而煮死了驪食其。 這類故事都讓我們看到﹐為了勝利﹐花了多大的代價﹗只有看似“違背常理”的自 我犧牲﹐才容易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

第 三十五 計:連 環 計 
       「 連 環 計 」 是 指 多 計 並 用 , 計 計 相 連 , 一 計 累 敵 , 一 計 攻 敵 , 這 樣 任 何 強 敵 , 都 會 攻 無 不 破 。 
       赤壁大戰時﹐周瑜巧用反間﹐讓曹操誤殺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又讓龐統向曹操獻上鎖船之計﹐又用苦肉計讓黃蓋詐降。三計連環﹐打得曹操大敗而逃。

第 三十六 計:走 為 上 
        「 走 為 上 計」 , 是 指 敵 我 力 量 懸 殊 的 情 況 下 , 己 方 採 取 有 計 劃 的 主 動 撤 退 , 暫 時 避 開 敵 人 鋒 頭 。 再 尋 找 機 會 , 以 退 為 進 , 以 弱 勝 強 。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將子玉率師攻晉。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 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此時晉文公剛攻下依附楚國的曹國﹐明知晉楚之戰遲 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蕩蕩向曹國進發﹐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他對這次戰爭的勝 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後退﹐避其鋒芒。對外假意說道﹕ 「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我曾與他有約定﹐將來如我返回晉國﹐ 願意兩國修好。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現在﹐子玉伐我﹐我 當實行諾言﹐先退三舍。(古時一舍為三十哩。)」 他撤退九十哩﹐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著臨黃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敵。他已 事先派人往秦國和齊國求助。 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晉文公早已嚴陣以待。晉文公已探知楚國左﹑中﹑右三軍﹐ 以右軍最薄弱﹐右軍前頭為陳﹑蔡士兵﹐他們本是被脅迫而來﹐並無斗志。子玉命 令左右軍先進﹐中軍繼之。楚右軍直扑晉軍﹐晉軍忽然又撤退﹐陳﹑蔡軍的將官以 為晉軍懼怕﹐又要逃跑﹐就緊追不舍。忽然晉軍中殺出一支軍隊﹐駕車的馬都蒙上 老虎皮。陳﹑蔡軍的戰馬以為是真虎﹐嚇得亂蹦亂跳﹐轉頭就跑﹐騎兵哪裡控制得 住。楚右軍大敗。晉文公派士兵假扮陳﹑蔡軍士﹐向子玉報捷﹕「右師已勝﹐元帥 趕快進兵。」子玉登車一望﹐晉軍後方煙塵蔽天﹐他大笑道﹕「晉軍不堪一擊。」 其實﹐這是晉軍誘敵之計﹐他們在馬後綁上樹枝﹐來往奔跑﹐故意弄得煙塵蔽日﹐ 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軍並力前進。晉軍上軍故意打著帥旗﹐往後撤退。楚左軍又 陷于晉國伏擊圈﹐又遭殲滅。等子玉率中軍趕到﹐晉軍三軍合力﹐已把子玉團團圍 住。子玉這才發現﹐右軍﹑左軍都已被殲﹐自己已陷重圍﹐急令突圍。雖然他在猛 將成大心的護衛下﹐逃得性命﹐但部隊喪亡慘重﹐只得悻悻回國。 這個故事中晉文公的幾次撤退﹐都不是消極逃跑﹐而是主動退卻﹐尋找或製造戰機。所以﹐「走」﹐是上策。
 

 


4 thoughts on “兵法計謀-三十六計

  1. 選前之夜誰消誰的毒? 《蘋果》還原「韓國瑜撞死人」網路戰始末

    資料來源: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1130/1475612/?utm_source=lin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twad_social_appledaily.tw&utm_content=message

    昨天(29日)是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勝選後第五天,媒體爆出韓國瑜14年前車禍撞死人,以450萬元和解後,被法院判緩刑2年。其實,早在選前一天(23日),韓國瑜駕車撞死人的訊息一大早即在高雄民眾的LINE群組及臉書訊息瘋傳,內容直指民進黨對手陳其邁陣營將在選前之夜請出「神秘嘉賓」操作奧步,甚至會在選前晚間10時開深夜記者會揭發此事,「呼籲選民不要投給殺人兇手」;弔詭的是,韓國瑜本人或其陣營幕僚從頭到尾都未就此事回應,反而是陳其邁陣營,不但在選前之夜上主動澄清絕無晚間記者會,還在LINE群組發聲明反擊,形同挨了一記悶棍,到底是誰在操作這議題?雙方陣營如今都不願多談。

    這場網路耳語戰早在11月23日選前最後一天一大早就展開,要韓國瑜的支持者「先盡量消毒,盡快傳播出去」。重點有四種版本,第一:不外乎陳其邁陣營會在選前之夜出「奧步」,第二版:陳其邁會在晚上十點召開深夜記者會,第三版說法則稱陳其邁陣營會在選前之夜晚會上請出「神秘嘉賓」,揭發韓十幾年前在雲林酒駕害他家破人亡,呼籲選民不要投給殺人兇手云云;還有一種說法是,選前之夜當晚會有10到12人假韓粉在陳其邁晚會結束遊街拜票時攻擊陳隊伍後段的人,造成衝突。

    其實,網聞關於韓國瑜曾車禍撞死人的內容,對於車禍經過敘述大多屬實,清楚說明「對方無照駕駛且時速90公里」、「被害人家屬早在案件審理時就已經跟被告韓國瑜達成和解了」,甚至在當天中午後有人PO出當年雲林地院判決書案號及內容,附有判決書的網路連結。

    不過,部分網路訊息指韓酒駕並不確實,另有說法指本案當時450萬元和解、由韓的岳父出面協調死者家屬的和解事宜,但這部分韓陣營及其岳家昨都不願證實。

    PTT八卦板23日當晚18時12分,更有一名網友以「夢到某陣營的人出手了」為題爆卦稱,夢到南部一陣營的人會找一位雲林人出來指控某位候選人,十年前酒駕害他家破人亡,這位候選人剛好今天有辦選前之夜造勢晚會,然後,自稱「受害者」的「家屬」有可能會去造勢現場抗議衝撞,刺激支持者產生對立行為,進而造成一些混亂甚至傷亡…,夢到這邊就醒了…。同時間,韓國瑜臉書粉絲頁也有支持者發文提醒此事。

    而這訊息持續瘋傳,23日晚間6時陳其邁選前之夜正式開始前,已有媒體陸續收到此訊息;此時,韓陣營的選前之夜造勢晚會持續進行中,主持人、國民黨立委許淑華在台上也不斷呼籲支持者:「不管傳出什麼事,一定要相信韓總」,顯示當時韓陣營也接獲訊息積極展開消毒。

    陳其邁陣營也發現,來詢問晚間10時是否要開記者會的媒體越來越多,被控要出奧步的訊息也不斷回傳競辦,競辦驚覺情勢不對,晚會主持人劉世芳及趙天麟晚間近8時左右,主動在台上向滿場支持者揭露這起網路傳言,大聲澄清並沒有要在晚上開記者會,也沒有神秘嘉賓會現身。

    晚間8時12分,陳其邁陣營更進一步發出正式聲明稿,駁斥網路流傳「陳其邁將於投票前夜十點召開韓國瑜車禍相關記者會一事」,強調絕無此事、無相關記者會規劃,呼籲有心人士應自我克制,共同維護乾淨選風,要選民明察,不要以訛傳訛,聲明也反問「韓國瑜主委是否傳言中撞死人之情事?韓國瑜陣營為什麼要自爆?是要掩飾什麼事情嗎?這應該是韓國瑜主委自己要對外說明清楚吧!」

    反觀韓國瑜陣營,在車禍撞死人訊息流傳後,其幕僚先要記者等韓國瑜抵達選前之夜現場,再當面詢問,但韓本人23日晚間約8時許抵達晚會現場,面對媒體詢問是否聽到「不好傳聞」?他未回應,僅比了「噓」的動作,直到晚間9時55分選前之夜結束,他都未公開回應此事,最後透過幕僚稱,對此事不予回應。

    直到選舉過後第五天,就是昨天,才被《壹週刊》揭露,證實韓國瑜確實曾在14年前因車禍致人過失致死,遭判緩刑兩年。

    到底是誰在放消息?陳其邁競辦幕僚昨天透露,事實上23日白天有接到網路訊息,但因事件本身已經法院判決緩刑確定,且不是酒駕,雙方也已和解,幕僚認為這場選舉雙方聚焦政策攻防,不希望有過度人身攻擊,也不諱言過度操作不見得有正面效益,事件原委短時間說不清,所以選擇主動揭露,並把問題丟回給韓陣營,籲韓陣營主動對外說明。

    韓國瑜14年前駕車肇事過失致死案全貌,在大選前雖未檯面化,但確實已在網路發酵,是否左右選舉最後結果,也難以評斷。立委許淑華昨公開肯定陳其邁陣營在選前未將此事當作選舉議題操作,但讓擔任陳其邁陣營發言人趙天麟相當不是滋味,強調他個人先前對韓國瑜撞死人一事根本毫無所悉,直指許淑華說法明顯是在吃豆腐,「真的不必要」。(周昭平/高雄報導)

    心得: [ 三十六計 (借屍還魂+隔岸觀火)「陳」 VS (反客為主+反間計)「韓」 -> 走為上策]

  2. 美國海軍陸戰隊資深教官,示範如何對付持刀壯漢,【一定要記得】!

    最高指導原則(36計 走為上策)

  3. 36計 走為上策 [留著青山在 不怕沒材燒] – 克服 投資(處事) 盲點 / 不甘心 = 設 停損 / 沉默成本[50%]

    (這是反例/反向思考的下下策 因為已經發生用於止血保命)

  4. 三十六計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D%81%E5%85%AD%E8%AE%A1

    第一套〖勝戰計〗
    第01計 瞞天過海
    第02計 圍魏救趙
    第03計 借刀殺人
    第04計 以逸待勞
    第05計 趁火打劫
    第06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敵戰計〗
    第07計 無中生有
    第08計 暗渡陳倉
    第09計 隔岸觀火
    第10計 笑裡藏刀
    第11計 李代桃僵
    第12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攻戰計〗
    第13計 打草驚蛇
    第14計 借屍還魂
    第15計 調虎離山
    第16計 欲擒故縱
    第17計 拋磚引玉
    第18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混戰計〗
    第19計 釜底抽薪
    第20計 混水摸魚
    第21計 金蟬脫殼
    第22計 關門捉賊
    第23計 遠交近攻
    第24計 假道伐虢

    第五套〖並戰計〗
    第25計 偷梁換柱
    第26計 指桑罵槐
    第27計 假癡不癲
    第28計 上屋抽梯
    第29計 樹上開花
    第30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敗戰計〗
    第31計 美人計
    第32計 空城計
    第33計 反間計
    第34計 苦肉計
    第35計 連環計
    第36計 走為上策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