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斷魂⋯為何「不抽不炸」溪堰塞湖?內行人分析關鍵 農業部曝原因

14人斷魂⋯為何「不抽不炸」溪堰塞湖?內行人分析關鍵 農業部曝原因

14人斷魂⋯為何「不抽不炸」溪堰塞湖?內行人分析關鍵 農業部曝原因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14%E4%BA%BA%E6%96%B7%E9%AD%82-%E7%82%BA%E4%BD%95-%E4%B8%8D%E6%8A%BD%E4%B8%8D%E7%82%B8-%E6%BA%AA%E5%A0%B0%E5%A1%9E%E6%B9%96-%E5%85%A7%E8%A1%8C%E4%BA%BA%E5%88%86%E6%9E%90%E9%97%9C%E9%8D%B5-%E8%BE%B2%E6%A5%AD%E9%83%A8%E6%9B%9D%E5%8E%9F%E5%9B%A0/ar-AA1NaSkh?ocid=msedgdhp&pc=U531&cvid=68d363a94eb34e26895efa4080546757&ei=16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2時溢流,大水沖進光復市區,一共造成14死18傷,多人失聯。既然早已知道堰塞湖所在位置,一旦暴雨來襲恐釀成致命危機,為何不提前抽水或炸掉?有網友在社群上針對此事解答點出「非抽非炸」原因,農業部也表示,礙於地處偏遠且量體龐大難以處理,因此該採加強監測及提早疏散方式處理。


    馬太鞍堰塞湖是在今年7月薇帕颱風時形成,一共9000萬噸的水量,僅是溢流就已沖斷橋梁,滾滾濁水淹進光復市區,迄今一共造成14死18傷,災情慘重。為何不提早處理堰塞湖,成了眾人討論之事,有網友點出:「為什麼不提前炸掉或把水抽乾?」。


    對此,有網友分析,9100萬噸的水量,如果分2個月時間排水,一天處理50萬噸,60天下來,也僅能處理3000萬噸;如果以一天50萬噸來說,相當於200個游泳池的水量,這些都還沒考慮到如何施工?水要排去哪?


    「笑死人,這不就是中共的做法?」,網友指出,炸掉堰塞湖的說法更不可行,因為炸掉下面住宅一樣淹水,而且更比現在溢流更嚴重,完全往下衝,等於一座水庫的水全往下灌,災情肯定更嚴重,至少淹到2樓以上。


    堰塞湖滿水量超越南化水庫,對下游鄉鎮宛如不定時炸彈,中央與地方組成專案小組,由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負責上游預警監測,經濟部第九河川分署負責下游河道清疏、河床防治等。花蓮縣府表示,堰塞湖大規模溢流在國內沒有先例,相關單位都已盡力在做。


    為何不能炸掉或把水抽乾?農業部回覆傅崐萁質疑時表示,曾經考慮透過降挖、炸藥等方式盡早消除此堰塞湖,然而經過多領域專家學者評估後,礙於地處偏遠且量體龐大,實務上難有可行措施,因此改採取加強監測、通報演練等方式因應



心得: 我只在乎監測後續SOP動作是否有落實執行

16 thoughts on “14人斷魂⋯為何「不抽不炸」溪堰塞湖?內行人分析關鍵 農業部曝原因

  1. 如果要解決溪堰塞湖造成潰堤的處理方式步驟有哪些

    chatfpt:
    1. 緊急監測與疏散

    監測壩體狀況:利用無人機、人工觀測、水位計,隨時掌握水位變化與滲漏情況。

    快速風險評估:判斷壩體規模、下游聚落與基礎設施暴露風險。

    預警與疏散:立即通知下游居民,啟動應急撤離。

    2. 臨時排洪措施

    開挖導流槽:在堰塞體上或側邊挖排水槽,讓湖水緩慢釋放,避免水位持續升高。

    虹吸排水:用管線或大型水管進行虹吸抽水,降低水位。

    人工爆破或機械破口(謹慎使用):在水位過高時,選擇適當位置爆破壩體,控制性排水。

    3. 壩體加固

    加設溢洪道:人工構建穩定的排水通道,避免水流自行沖刷造成潰決。

    堆砌壩體護坡:用混凝土、塊石或砂袋加固壩體,降低被水沖刷風險。

    分流工程:必要時開闢旁邊溪谷,改道部分水流。

    4. 長期治理

    生態與地質調查:評估堰塞湖是否會長期存在或逐步消失。

    建設永久性防洪設施:若湖泊存在時間長,可能建壩轉為「人工水庫」管理。

    下游河道整治:強化堤防、加設分洪設施,降低未來災害影響。

    📌 案例參考:

    2008 汶川地震 唐家山堰塞湖:採用挖導流槽 + 軍事爆破 + 分流排水的方式,才避免下游重慶、四川盆地數百萬人受災。

    台灣八八風災小林村:曾因土石流造成小型堰塞湖,最後是自然漫頂潰決,導致重大災害,成為後續研究與防範重點。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成 流程圖(文字版),從「監測 → 疏散 → 排洪 → 加固 → 長期治理」這樣的清晰步驟?

    ================

    Gemini:
    如果要處理堰塞湖並防止其潰堤,通常會涉及一套複雜且謹慎的步驟,目的是在控制下逐步洩洪,以降低湖水水位和壓力。以下是主要的處理方式和步驟:

    1. 勘查與評估
    首先,專業人員會進行詳細的現場勘查,評估堰塞壩體的穩定性、湖泊的水量、上游的入水量以及下游的環境狀況。這一步非常關鍵,它決定了後續採取的策略。評估的重點包括:

    壩體材質與結構: 堰塞壩是由鬆散的土石還是堅固的岩石組成?這會影響其抗壓能力。

    水位與水量: 湖水是否仍在持續上升?湖泊的總蓄水量有多大?

    地理環境: 堰塞湖周邊是否有聚落、橋梁或重要基礎設施?

    2. 規劃引流與洩洪方案
    根據評估結果,專家會設計一個安全的排水方案。目標是讓湖水以可控的方式排出,而不是讓堰塞壩突然潰決。常見的方案有:

    開挖洩洪道: 這是最常見的方式。利用機械設備或爆破,在堰塞壩體上開挖一條或多條引導水流的渠道。這條渠道通常會逐步加深、加寬,讓湖水緩慢排出。

    設置導流管: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堰塞壩體較為穩定且規模較小,可能會考慮埋設大型導流管,將湖水從底部引出。

    3. 施工與監測
    在規劃確定後,施工團隊會在嚴密的監測下進行作業。這個階段需要極高的安全管控。

    逐步施工: 洩洪道的開挖通常是分階段進行,每次只降低一小部分的水位,避免水流過於湍急。

    即時監測: 隨時監測堰塞壩體的變形、裂縫,以及下游水位的變化。一旦發現任何不穩定跡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4. 搶險與加固(如果需要)
    如果堰塞壩體存在立即潰堤的危險,可能需要進行搶險加固措施,例如使用大型沙包、土方或混凝土塊來強化壩體。

    5. 後續處理與復原
    在堰塞湖水位降至安全水平後,可能還會進行後續的河道整理或壩體加固,確保未來不會再次形成類似的災害。

    總結來說,處理堰塞湖的核心原則是**「漸進、可控、安全」**,避免一次性的劇烈洩洪造成更大的災害。每個堰塞湖的狀況都不同,所以處理方式也必須因地制宜。

    ================

    perplexity:
    01.緊急監測與應變

    監測水位變化、壩體穩定性及降雨情況,使用水位計、雨量站及監控設備持續掌握湖況。

    建立應變小組,組成包括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採取警示、預警,並對下游居民發布疏散撤離通知。

    在無法立即施工的情況下,主要以撤離人員保障生命安全為首要措施。

    02.緊急工程措施

    物理減水降低溢壩風險,如使用抽水、排水設施。

    如情況允許,施作開挖排水通道以降低水位,但需評估安全性,避免爆破造成下游災害。

    加固堤防及壩體,堆置太空包提高防洪高度,補實潰壩缺口。

    03.中長期防災工程規劃

    進行基地調查與評估,建立完整的堰塞湖危險等級評定系統。

    規劃設計並施作防洪設施,如下游防砂壩、固床工及溢流水道加強工程。

    持續監測和管理,並定期演練防災應變計劃。

    預警與社區防災準備

    利用資訊監測技術建置通報系統,確保災害訊息及時傳遞。

    加強居民防災教育,培訓堰塞湖災害認知與避難行動。

    整體來說,因堰塞湖壩體多為鬆散土石結構,爆破等激烈施工風險高,通常偏向以長期監控、物理排水、工程加固及居民安全撤離為處理主軸,避免造成更大範圍潰堤災害。

    ================

    grok:
    通報與初步查證:

    發現堰塞湖後,立即通報相關單位(如林務局、水利署或地方災害應變中心)。
    進行現場查證,確認堰塞湖位置、規模、水位及壩體穩定性。若非真實威脅,澄清資訊;若屬實,啟動緊急機制。

    監測與風險評估:

    設置水位監測儀器、攝影機或無人機,持續觀測水位上升、壩體變化及溢流風險。
    計算潰壩洪峰流量、水位抬升量及潛在影響範圍(如下游村落淹沒深度)。使用簡易模型推估潰堤時間,例如外插水位上升曲線。
    評估壩體穩定性,若壩體鬆散,優先考慮自然溢流而非強制干預。

    成立應變小組與方案制定:

    召集水利、國土、安全、公安、交通等部門組成工作組,制定處置方案。
    方案需考量短期(撤離)、中期(工程控制)及長期(加固或移除)規劃。避免抽水(因規模大不切實際)或爆破(可能製造更大洪峰),除非經專業評估。

    周邊管制與下游預警:

    對堰塞湖周邊實施交通管制、人員疏散,禁止無關人士接近。
    發佈預警通知下游居民撤離至高地或安全區。預估潰堤時間(如2小時延時),確保洪峰到達前完成疏散。

    處置執行與工程介入:

    若風險可控,可採用工程方式如開挖引流渠、加固壩體或控制溢流(如台灣莫拉克風災案例中的土石流堰塞湖處置)。
    對於自然潰堤,依賴監測確保安全;若需人工介入(如爆破或抽水),需專業設備並評估二次風險。

    後續監測與恢復:

    潰堤後,持續監測下游河道變化,評估殘餘風險。
    進行災後評估,修復受損基礎設施,並建立長期防災系統(如野外潰壩試驗研究)。

    這些步驟強調預防優先,台灣因地震與颱風頻繁,常見類似事件(如花蓮或南投案例)。若為特定地點,建議聯繫當地政府獲取最新指南。
    ================

    1. 堰塞湖14死!名醫一比藍綠處置差別:嚇一跳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5%A0%B0%E5%A1%9E%E6%B9%9614%E6%AD%BB-%E5%90%8D%E9%86%AB%E4%B8%80%E6%AF%94%E8%97%8D%E7%B6%A0%E8%99%95%E7%BD%AE%E5%B7%AE%E5%88%A5-%E5%9A%87%E4%B8%80%E8%B7%B3/ar-AA1NkgUr?ocid=msedgdhp&pc=U531&cvid=6cb40d5a4edd4055fb9b0a8d7c81f5f2&ei=9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爆發溢流,滾滾洪水直接灌入並淹沒光復鄉,慘釀14人不幸罹難;其實中央與花蓮縣府早已發現堰塞湖問題,但因地處偏遠,且壩體周邊持續崩塌,以工程手段處理是「不可行」的,故研擬警戒區疏散撤離計畫。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列舉幾個堰塞湖案例,質疑過去都是中央直接接手處理,現在綠營執政卻是加強火力攻擊藍營。

      蘇一峰曬出多張堰塞湖處置時間軸,當中可以看到,1999年9月21日,草嶺因地震形成堰塞湖,第31天就已完成初步緊急工程,包括5公里溢流水道、隔離土堤、攔河壩築填;另外,九份二山堰塞湖,當年也在第100天時,完成緊急溢流水道1400公尺;至於旗山溪堰塞湖,則是在形成不到1個月內,就已進行人工擴大溢流口降低水位工程。

      蘇一峰直言,「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包括前總統李登輝與前閣揆蕭萬長、前總統馬英九與前閣揆劉兆玄,只要有發現堰塞湖,就是中央直接接手處理,3天內就到場看完開完會,中央官員直接接手指揮,機組分批運送上山,馬上開始動工,31天就完成5公里溢流水道;日本一樣,有事中央接管做到好。綠營則是要加強火力攻擊,側翼一起攻擊藍營。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湧入留言,「治國不行甩鍋最行」、「國民黨執政時,好像比較有在做事的樣子,民進黨在幹嘛呢?」、「民進黨還在忙大罷免喔!原來已經大失敗了」、「就一句話,有沒有心想處理而已」、「治國不行,甩鍋最行」、「行政院長下台。將帥無能,累死警消,害死百姓」、「沒有民進黨的襯托,都不知道國民黨那麼優秀」。

  2. 徐榛蔚緊急返國 周春米颱風天訪北歐被罵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溢流,導致光復鄉水患災情慘重,泥濘溪水淹過市區,更釀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失聯,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批縣長徐榛蔚人不在國內,徐與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夫妻倆別想甩鍋卸責。事實上,徐榛蔚18日率領縣府團隊訪問日、韓,不過22日傍晚已緊急返台。

    徐榛蔚18日下午在臉書發文,率縣府團隊啟程赴韓、日兩大國際展會,並回訪姊妹市提川市政府,推廣花蓮優質物產、觀光魅力與多元文化;19日到訪韓國堤川市,與市長金昶圭簽署經濟發展共生合作MOU;20日受邀參加堤川國際韓方天然物產業世博會;21日下午準備離開提川,接著因強颱「樺加沙」來勢洶洶,徐榛蔚取消剩餘2天行程,22日返回台灣。

    而氣象署是在21日早上8時半發佈海上颱風警報、下午5時半發佈海上陸上颱風警報。22日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保全戶停班停課;保全範圍學校停班停課(光復國中、光復國小、太巴塱國小)停班停課。23日一早,徐榛蔚就到光復鄉坐鎮指揮。

    縣市長要把握時間出國考察或協助行銷,但又可能遇上颱風造成災情,如果已經預先知道有颱風,要不要出發?如果人已經在國外,要不要提前返台,對縣市長來說,都很難拿捏。

    今年7月初,丹娜絲颱風襲台重創南部,屏東縣長周春米當時人在北歐考察,無法及時返國,就引發爭議。

    氣象署是在7月5日早上8時半針對中颱丹娜絲發佈海上颱風警報,8時半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屏東縣也宣布6日停班停課。周春米則是在6月29日出發考察北歐,走訪瑞典、芬蘭、挪威、丹麥等國家,拜會當地駐外代表處,並參訪4座知名圖書館及環保回收企業,7月9日返國。

    📌周春米赴北歐考察10天,結束行程才回台

    縣府解釋,丹娜絲從熱帶性低氣壓升格為颱風不到兩天,就算立即訂購機票也無法及時返台。而周春米返國後,10日傍晚立即至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簡報掌握防災狀況,隨即趕往瑪家鄉收容所慰問安置的部落居民,請族人等豪雨過後確認安全再返家。11日連跑萬丹、萬巒、里港、內埔等4鄉勘災。

    不過許多網友仍不領情,在周春米臉書留言狂酸,「北歐好玩嗎?」

    此外,台南市長黃偉哲7月4日晚間搭乘紅眼班機飛往馬來西亞,趁5、6日兩天周末,與當地大型連鎖超市攜手合作,推廣愛文、西施與金煌三大芒果品種給大馬消費者,但因擔心丹娜絲颱風災情,黃偉哲5日上午結束超市促銷活動後,決定當晚搭末班飛機返台,6日上午就出現台南市消防局災害應變中心坐鎮,積極態度也獲肯定。

  3. 沈伯洋:目前發生意外的全都在強制疏散範圍,花蓮縣政府到底在幹嘛?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6%B2%88%E4%BC%AF%E6%B4%8B-%E7%9B%AE%E5%89%8D%E7%99%BC%E7%94%9F%E6%84%8F%E5%A4%96%E7%9A%84%E5%85%A8%E9%83%BD%E5%9C%A8%E5%BC%B7%E5%88%B6%E7%96%8F%E6%95%A3%E7%AF%84%E5%9C%8D-%E8%8A%B1%E8%93%AE%E7%B8%A3%E6%94%BF%E5%BA%9C%E5%88%B0%E5%BA%95%E5%9C%A8%E5%B9%B9%E5%98%9B/ar-AA1NbKls?ocid=msedgntp&pc=U531&cvid=799ccb540656490e999419bfe09e5822&ei=33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淹進光復鄉,已釀14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率部會首長到花蓮救災,結果勘災時,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抱怨被網軍攻擊,要釐清堰塞湖誰管,到前進指揮所,傅又稱8月時行政院說沒有立即危險。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表示,傅崐萁遲到就算了,一上來就撇清疏散責任。沈說,剛剛聽報告得知,目前發生意外的,全部都在強制疏散範圍,縣政府到底在幹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卓榮泰昨晚間指示成立前進協調所後,今天也在交通部長陳世凱、農業部長陳駿季、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等人陪同下,赴花蓮視察馬太鞍溪橋、台鐵光復站等災損情形與後續處置,並至前進協調所聽取堰塞湖災害說明及災後處置情形。

    沈伯洋稍早在臉書發文直言,真的很生氣,都還有人受困,溪流水位一度又高了起來;傅崐萁遲到就算了,一上來就在發表演說,然後撇清疏散的責任。

    沈伯洋表示,剛剛聽報告得知,目前發生意外的,全部都在強制疏散範圍,縣政府到底在幹嘛?危機還沒完全解除,又發生你要怎麼辦,這是馬上要處理的事情、分秒必爭的事情。「為什麼各單位,從中央到地方,要坐在那邊聽傅崐萁演講?很抱歉,我直接開罵」。

    徐榛蔚說,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她與縣府團隊持續掌握受災情形,已建置清冊統計,並展開安置、物資、醫護與交通等協助措施,確保鄉親需求能即時獲得回應。榛蔚要告訴鄉親,縣府會在第一線落實救助,讓災後生活逐步恢復安定。

    1. 中央推「垂直避難」突撤離人數600變8000 花蓮縣府員工:心冷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E4%B8%AD%E5%A4%AE%E6%8E%A8-%E5%9E%82%E7%9B%B4%E9%81%BF%E9%9B%A3-%E7%AA%81%E6%92%A4%E9%9B%A2%E4%BA%BA%E6%95%B8600%E8%AE%8A8000-%E8%8A%B1%E8%93%AE%E7%B8%A3%E5%BA%9C%E5%93%A1%E5%B7%A5-%E5%BF%83%E5%86%B7/ar-AA1Nilrj?ocid=msedgdhp&pc=U531&cvid=1c4dd136092e4ba2831cc6d6ce387191&ei=36

      花蓮光復地區近日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災情嚴重。一名自稱花蓮縣府第一線員工發文,抒發對政府救災體系的失望與無力感,「當我看到民進黨各個立委和行政院的回覆時,我真的心冷到想移民了」。

      據該名員工在Dcard上發文表示,中央林業保育署曾九度通知地方政府,但每次通知內容均有調整,最終僅建議撤離600人。

      員工強調,地方政府在9月21日就已開始自行撤離民眾,並持續至9月22日,行動早於部分中央指示。他提到,花蓮地區過去每逢颱風災害,地方政府都會強制撤離,警察局長、縣長等高層親自督導警消逐戶疏散,展現高度執行力。然而這一次,中央所推動的「垂直避難」措施成為地方執行的主軸,導致撤離方式與以往不同。

      該員工指出,中央團隊包括內政部、台大及陽明交大專家,因疏散數千人及緊急變更應變場址難度高,建議民眾採取垂直避難。

      地方政府則完全依照中央要求執行,無論撤離人數從600人變成8000人,都盡力配合,但中央卻批評地方撤離不力,「千錯萬錯都是我們警消的錯,縣長執政8年也不是白痴,大家都知道怎麼撤離,但你到21號晚上內政部才確認要撤離多少人和範圍,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一天撤8000人,你有本事你來啊!」

      他在文章中感慨,地方警消及第一線人員已經盡全力,但卻成為輿論指責對象,令同仁感到寒心,「拜託不要再罵我們了,有很多事情,地方根本沒能力發聲,阿彌陀佛,我們真的盡全力了…希望我這篇文章能掀起多少波瀾吧,真的真的,我們第一線弟兄都很寒心」。

  4. 堰塞湖溢流早有預告「居民為何沒跑?」 鄉民曝關鍵:連軍卡都被淹

    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E5%A0%B0%E5%A1%9E%E6%B9%96%E6%BA%A2%E6%B5%81%E6%97%A9%E6%9C%89%E9%A0%90%E5%91%8A-%E5%B1%85%E6%B0%91%E7%82%BA%E4%BD%95%E6%B2%92%E8%B7%91-%E9%84%89%E6%B0%91%E6%9B%9D%E9%97%9C%E9%8D%B5-%E9%80%A3%E8%BB%8D%E5%8D%A1%E9%83%BD%E8%A2%AB%E6%B7%B9/ar-AA1NbAIr?ocid=msedgntp&pc=U531&cvid=ab61322a67ca4c9e8cfafa4f8085d718&ei=8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已有14人喪命,救難隊紛紛挺進救災。但就有網友好奇,先前政府就有預告,堰塞湖可能溢流,為什麼當地人沒有提前撤離?多數人指正,其實早就已經有不少居民撤離,但實際狀況超過預期,才會造成嚴重災情。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行政院19日就示警,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可能溢流,之後幾乎每天都有類似消息預告,預估要撤離上千民住戶,但沒想到如今還是出現嚴重災情,「當初這些人為何不跑呢?」

    不少人認為不能檢討居民,「人跑了然後咧?家裡被淹成那樣」、「沒遇過吧,誰知道什麼是溢流」、「你怎麼知道被通知的沒跑」、「家當都在那,跑是要跑去哪」、「有撤離但沒想到光復會被淹吧」、「那邊一堆臥床獨居老人,根本跑不了。」

    也有網友認為天災規模難以預估,「昨天就撤一堆了,是水超過預期,昨天、前天就預防性撤山下居民,結果淹市區」、「靠近的應該都撤了,最下游那個你想不到範圍會有多大,也沒辦法撤吧」、「軍卡停在鄉公所那邊,根本代表他們也不知道市區會被淹」、「軍卡都淹了,表示沒預料到。」

    另外,也有人好奇為何不能提前炸掉堰塞湖或把水抽乾?農業部表示,曾經考慮透過降挖、炸藥等方式盡早消除此堰塞湖,然而經過多領域專家學者評估後,礙於地處偏遠且量體龐大,實務上難有可行措施,因此改採取加強監測、通報演練等方式因應。

    1. 中央指責撤離不到位 基層警消怒:1天8000人有本事你來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4%B8%AD%E5%A4%AE%E6%8C%87%E8%B2%AC%E6%92%A4%E9%9B%A2%E4%B8%8D%E5%88%B0%E4%BD%8D-%E5%9F%BA%E5%B1%A4%E8%AD%A6%E6%B6%88%E6%80%92-1%E5%A4%A98000%E4%BA%BA%E6%9C%89%E6%9C%AC%E4%BA%8B%E4%BD%A0%E4%BE%86/ar-AA1Ng0mH?ocid=msedgdhp&pc=U531&cvid=b49b62c9ecb04a10fa4c9f850f91b0ad&ei=12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前天 (23日)下午發生溢流,造成下游光復市區災損慘重,中央卻指責地方撤離不到位,致傷亡憾事,須檢討及追究責任,有位自稱縣府一線人員看不下去跳出來反擊,中央單位撤離人數持續變動,從600人到前一天的8000人,還發明「垂直避難」方式,地方努力按中央要求辦事還被責怪,痛批「有本事你自己來」,另有基層警消坦言,鄉親最後有沒有上樓真的無法確認。

      有位自稱自己是縣府一線基層警消人員在網路社群平台指出,林保署9次通知一直更動,最終建議撤走600人,縣府也在21日自行撤離民眾到22日;儘管最後從600人改成8000人,基層都很努力、盡力做,中央卻指責地方撤離不利,批評「內政部的台大團隊和陽明交大團隊交代,因為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才讓民眾選擇採取垂直避難」。

      這位基層人員心寒表示,千錯萬錯都是警消的錯,內政部到21日晚上才確認要撤離多少人和範圍,「我們警消是神仙嗎」,一天撤8000人,「本事你來啊!」

      1名不願具名的基層員警指出,當初中央單位最早畫出來的撤離區域,與這次發生災情區域不同,水患前1、2天,縣府與公所有持續開會討論撤離事宜,不過中央前一晚突然指示撤離範圍增大,但地方反映避難場域有限可能沒辦法收容太多人,最後中央提出若家戶有2層樓以上,就採「垂直避難」。

      據了解,公所在大水來的前一晚已陸續撤離下游約80多人,隔天中午也陸續啟動強制撤離措施,但還有近5400人選擇垂直避難。

      該名員警坦言,疏散撤離執行端是公所,警方只是配合協調不願撤離的民眾,至於採垂直避難的部分,真的很難確認鄉親到底有沒有上到2樓,加上當時也不知道水來得又快又急,更沒預料到會沖破堤防溢流進市區。

    2. 開會音檔流出!劉世芳坦承「撤到別處最難」 媒體人轟:那還打花蓮縣府撤離不利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9%96%8B%E6%9C%83%E9%9F%B3%E6%AA%94%E6%B5%81%E5%87%BA-%E5%8A%89%E4%B8%96%E8%8A%B3%E5%9D%A6%E6%89%BF-%E6%92%A4%E5%88%B0%E5%88%A5%E8%99%95%E6%9C%80%E9%9B%A3-%E5%AA%92%E9%AB%94%E4%BA%BA%E8%BD%9F-%E9%82%A3%E9%82%84%E6%89%93%E8%8A%B1%E8%93%AE%E7%B8%A3%E5%BA%9C%E6%92%A4%E9%9B%A2%E4%B8%8D%E5%88%A9/ar-AA1NiBsz?ocid=msedgdhp&pc=U531&cvid=68d5e66054234dffb97c26b94a21f2e7&ei=58

      颱風樺加沙襲台,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情,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責任歸屬問題引發爭議。對此,媒體人朱凱翔今(25)日爆料,內政部長劉世芳與林務局開會的錄音檔中,劉世芳坦承撤離很困難。朱凱翔直言,民進黨明知撤不掉,還要質疑花蓮縣府是在打什麼?

      朱凱翔在節目《吃飽來打臉》播放錄音檔,音檔中,劉世芳表示,她第一個要問的是,這幾個部落的高度,跟平面的高度不太一樣,不管100公分、30公分或50公分,有沒有可能,有些人就是,留在原地避難就可以?林務局人員回應,這已經考慮高層的水深,他們是用測繪中心做測驗,所以應該有反應,可是沒有考慮疏濬的效果,因為疏濬的狀況不了解。另外,在這種高含砂土的水流下,疏濬的效果會是怎樣,其實還是一個問號。

      林務局人員指出,或許有一些改善,可是當帶有大量土砂,它的體積會比清水更大,基本上,如果確定建物非常堅固,他覺得可以作垂直避難,「其實這邊如果就(淹)到2樓、3樓,那它的退水時間會很快,不到幾個小時就結束。可是如果是一些可能沖毀的木造房屋,或者是結構沒那麼好的房屋,或者是地基會沖蝕的房屋,我們還是建議撤離。」

      劉世芳詢問林務局人員,「可不可以再根據估計,水從堰塞湖下來以後,最危險的,譬如有分成紅黃綠,最危險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可不可以再考慮一下,因為我覺得,淨空是一種方式,垂直避難是種方式,然後撤離到別的地方是最難的方式。」

      劉世芳進一步表示,「如果(災民)可以在原地撤離,就是像剛剛所說,頂多自己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然後過了就算了,到時候再來清理家園。我們可能要採取一個比較細緻的,去模擬一下這樣的(狀況)怎麼處理。尤其是,最危險的到底是沖刷下去的下游,還是沖刷上去的上游,我也不是很清楚,實際上的地質地理資料不太能確定。」

      聽完上述錄音檔,朱凱翔直呼,他沒有在黑劉世芳,劉世芳心中知道難處,要淨空很困難,那現在民進黨為什麼出來打這個?他強調,這件事都是劉世芳跟民進黨在誤判,「第一個是妳知道他(指花蓮縣府)撤不掉,現在還出來打人家撤不掉,再來就是,妳自己對於泥水沖下來的狀況也想像錯誤。妳想的可能跟大高雄一天到晚淹水,然後水退了,是不是就出來,把地刷一刷就沒事了,妳想像的是這樣嘛!妳講得很明白阿!那妳現在到底在打什麼咧!」

  5. 光復鄉17死救援急需物資與沐浴車 當地議員:別捐泡麵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E5%85%89%E5%BE%A9%E9%84%8917%E6%AD%BB%E6%95%91%E6%8F%B4%E6%80%A5%E9%9C%80%E7%89%A9%E8%B3%87%E8%88%87%E6%B2%90%E6%B5%B4%E8%BB%8A-%E7%95%B6%E5%9C%B0%E8%AD%B0%E5%93%A1-%E5%88%A5%E6%8D%90%E6%B3%A1%E9%BA%B5/ar-AA1NdgS6?ocid=msedgdhp&pc=U531&cvid=68d4f5ff2df146299a5d3edbe8058a1b&ei=19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因近日溢流,導致光復鄉市區遭泥水侵襲,災情嚴重,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花蓮縣議員胡仁順表示,目前現場缺物資及沐浴車,呼籲民眾不要捐泡麵類等,需要熱水或烹煮的物資。

    胡仁順表示,許多當地居民急需救援與物資,他的南區服務處(瑞穗鄉)於今日中午臨時成立「熟食」物資站,呼籲民眾於上午11點前送達便當、麵包或乾糧等適合現場條件的食物,避免攜帶需加熱或易腐壞的品項。便當因時效性僅限指定時間收取,其他熟食則請事先聯繫,地址及聯絡方式為「胡仁順議員瑞穗服務處』地址:花蓮縣瑞穗鄉中正南路一段10號。邱治翔主任電話:0982-000008。

    在災區現場,救援人員持續協助尋找失聯者,佛祖街、敦厚路一帶仍有不少家屬焦急尋親。胡仁順強調,目前最大困難之一是缺乏公開資訊平台,導致外地親友無法確認災民下落,也不清楚物資捐贈的方式與需求。大進國小收容所因物資與人員集中,現場混亂,工作人員疲於奔波。

    胡仁順建議,避難所應分區安置傷病、臥床及健康災民,方便醫療照護;同時,大進國小缺乏水源與清潔設施,民眾無法正常如廁或清洗身體,長者更因氣味問題感到困擾。胡議員呼籲縣府協調鄰近鄉鎮分擔收容壓力,並引進行動沐浴車,讓災民能夠獲得基本衛生保障。

    目前,國軍已進駐災區協助清淤與救援,民進黨花蓮縣黨部也設立前進指揮所,協調各項資源。胡仁順表示,雖然搜救與撤離過程中有諸多問題亟需檢討,但眼下首要任務是搶救災民、安置收容、補足物資,未來將持續關注並要求相關單位負責。

    ????求引介行動沐浴車!拜託拜託了???? 更新:感謝PUMA沈伯洋委員,已經協調一輛國軍行動沐浴車,今晚就會抵達大進國小!現在還要協調水源問題,很快會有好消息! 阿順和團隊、#歐彥志代表、#民進黨花蓮縣黨部…

    由胡仁順-花蓮縣議員發佈於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心得: 所以我捐款給慈濟,讓專業的去處理

    1. 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 慈濟備妥兩千戶物資、動員志工進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924/3039181.htm

      樺加沙颱風挾帶豪雨重創東台灣,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滾滾泥水沖毀光復鄉市區,初步統計至少14人罹難、18人輕重傷、上百人失聯。對此,慈濟基金會今(24日)表示,當地志工已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目前已備妥兩千戶物資,醫護及藥品也都備齊,於上午進駐災區,提供必要協助,另外,考量到停電因素,民眾煮食不便,花蓮慈中妙膳廳餐車也在今日前往災區為居民服務。

      慈濟基金會表示,24日早上,證嚴上人親臨災害應變會議,關心花蓮災情並指示「現在物資是最重要的,但勘災援助要注意安全,若人員無法通行,可雇用直升機運送物資;而且醫療藥品、醫護人員也要隨行啟動」。

      慈濟基金會表示,繼之前提供福慧床協助開設收容中心外,當地志工已前往收容中心關懷鄉民;而且,目前已備妥兩千戶物資,醫護及藥品也都備齊,於上午進駐災區,提供必要協助。

      慈濟基金會提到,高雄、台中及宜蘭的慈濟志工也都主動表示關心,可以及時提供支援。考量到停電因素,民眾煮食不便,花蓮慈中妙膳廳餐車也在今日前往災區為居民服務。

      慈濟基金會指出,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最新的統計資料,強颱樺加沙共造成全台14人死亡、18人受傷、多人失聯,他們亦接獲學校請求清理環境之需求,慈濟志工也會盡快動員。

      最後,慈濟強調,一方有難,十方馳援,證嚴上人殷殷叮嚀,迅速動員慈濟急難救助隊及防災士協助災區復原,盼災民能早日恢復平常生活。

  6. 綠營對話外流  Cheap:王定宇冷血不意外「林淑芬人設炸成碎片」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925/3040206.htm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但24日卻流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民進黨群組的對話紀錄,內容是建議行政院釋出具殺傷力消息,林淑芬則稱死亡人民分布圖很重要。對此,百萬網紅Cheap點名王定宇、林淑芬,「現在災情嚴重成這樣,應該先救災吧?腦袋可以清醒點嗎?」

    在外流的群組對話中,立委王定宇建議行政院主動釋出「具殺傷力」的消息,以強化政治攻勢,並方便友軍反擊。他強調,透過第三方或媒體操作,有助於在災情中掌握主導權。林淑芬則表示,死亡人民分布圖「很重要」,引發外界對人命是否被當作宣傳素材的質疑。

    相較之下,立委蔡易餘則呼籲同僚冷靜,認為災情當前,不應將中央與地方的政治攻防凌駕於救災之上,強調「人民現在不想看中央和地方在人命關天還互打」,主張先專注救災。

    Cheap批評,王定宇將災難與人命當作政治操作點,直言「花蓮才剛死人,立刻拿側翼圖卡做政治攻防」,認為這種做法太過冷血,也感嘆王定宇的行為並不令人意外。對林淑芬,他則表示失望,指出其過去形象為理性派、敢批評的清流,但這次卻在群組裡把死亡分布圖當成宣傳素材,「整個人設炸成碎片」、「人死變成她的素材,真不敢相信這句話是從她嘴巴說出來的」。

    至於蔡易餘,Cheap則給予正面評價,認為他是少數在災情中保持溫暖、理性態度的立委,強調應優先救災而非政治攻防,並呼籲大家冷靜應對。

    Cheap表示,天災後要打藍營也要等對方說錯話或自爆,民眾天怒人怨時再用力打、往死裡打,「現在災情嚴重成這樣,應該先救災吧?腦袋可以清醒點嗎?」此外,Cheap也點名立委沈伯洋說,「PUMA老師,你們高層內有共匪,該怎麼辦」。
    null

    1. 圖卡被綠委當「殺傷力」示範!他痛心喊這句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5%9C%96%E5%8D%A1%E8%A2%AB%E7%B6%A0%E5%A7%94%E7%95%B6-%E6%AE%BA%E5%82%B7%E5%8A%9B-%E7%A4%BA%E7%AF%84-%E4%BB%96%E7%97%9B%E5%BF%83%E5%96%8A%E9%80%99%E5%8F%A5/ar-AA1NgMuh?ocid=msedgdhp&pc=U531&cvid=46d14398742f4fffcd73a0fdeed9c8c0&ei=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溢流,雖已預防性撤離逾3千人仍釀14死悲劇,有綠委高層群組對話截圖流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先是貼出粉專「Mr.柯學先生」的製作的圖卡當示範,並表示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建議,透過媒體、第三方釋出澄清且具殺傷力消息,以利友軍、民進黨立委和政務人員接著反擊,截圖引發外界熱議。對此,「Mr.柯學先生」24日表示,「我很痛心,身為民進黨的忠實支持者,在層級如此高的群組內,居然有這種內鬼」。

      前立委蔡正元24日在臉書Po出對話截圖,只見王定宇在群組內先是貼出「Mr.柯學先生」攻擊花蓮縣長徐榛蔚的圖卡,並標註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副秘書長阮昭雄等人,表示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建議,透過媒體、第三方釋出澄清且具殺傷力消息,以利友軍、民進黨立委和政務人員接著反擊。

      對此,「Mr.柯學先生」在臉書發文表示,他做了一張圖,幫林保局澄清其實這段時間有警示花蓮縣府,花蓮縣府卻無作為,「王定宇委員抓了我的圖放在立委與府院的群組,建議怎麼反擊國民黨的謠言,卻被裡面成員截圖外流。」

      「Mr.柯學先生」指出,可怕的點在於,從這些截圖看來,這裡面的成員除了民進黨立委就是府院高層,卻外流給藍媒大作新聞,「什麼動機?我不知道?」

      「Mr.柯學先生」直呼,「我很痛心,身為民進黨的忠實支持者,在層級如此高的群組內,居然有這種內鬼,為了我不知道的私心親痛仇快,民進黨裡的許多人,或許已經不是我們想的樣子,但現階段,別無選擇。」

    2. 王定宇指定「Mr.柯學先生」起底!背景超驚人 曾攻擊賴清德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2999884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花蓮光復鄉死傷慘重,而民進黨團LINE群對話外流,立委王定宇下令釋出「具殺傷力」消息,還以親綠粉專「Mr.柯學先生」的圖卡當範例。怎料,Mr.柯學先生起底,背景超驚人,竟是力挺蔡英文的「英系」,還曾攻擊賴清德!

      這是一張圖片

      王定宇舉例「Mr.柯學先生」製圖 下令發表殺傷力消息
      花蓮災情嚴重,而民進黨團LINE群對話外流,其中王定宇下令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副秘書長阮昭雄,以親綠粉專Mr.柯學先生的圖卡為例,可透過媒體、第三方釋出澄清且「具殺傷力」消息,以利友軍、民進黨立委和政務人員接著反擊。

      Mr.柯學先生:林保署示警9次 花蓮縣府回擊
      而Mr.柯學先生圖卡上寫著,「林保局(正確為:林保署)表示9月21日至23日,已通報示警花蓮縣政府9次」,溢流當天上午7時更發布紅色警戒並要求撤離,猛批「花蓮縣政府會不會太扯。」不過,花蓮縣政府回應,所謂「9次示警」是指農業部林保署自7月26日,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累積第9封的通報行政文件,非網路謠言「連續9次示警強制撤離」,回擊Mr.柯學先生。

      Mr.柯學先生背景起底!爆「英系」曾攻擊賴清德
      而王定宇所舉例的圖卡,是來自親綠粉專「Mr.柯學先生」,背景起底了!資深媒體人黃揚明2022年就曾踢爆,Mr.柯學先生的前身為「金孫功德院」,在2019年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期間成立,「把賴清德打成中共同路人、台獨金孫成功達成任務後,同年7月轉型成為現在的名稱,改將目標對準柯文哲。」

      另外,黃揚明也曬出,Mr.柯學先生還是前身金孫功德院的貼文,為一張「清德與惡的距離」製圖,攻擊賴清德腐化。當時黃揚明直言,「這個粉專隸屬於民進黨英系某立委陣營,就是網軍產業鏈的一環。夜路走多,會遇到鬼的。」

      賴清德曾求饒蔡英文:停止網軍對我攻擊
      事實上,當時民進黨總統初選競爭,賴清德、蔡英文隔空叫囂,兩人一度為總統寶座鬧僵。而賴清德因被大量粉專攻擊求饒,2019年4月直接公開喊話時任總統蔡英文,「我們也請總統能夠要求她的網軍,停止對我的攻擊,這些攻擊對未來的團結沒有幫助。」

      而當時蔡英文則是回應,「我覺得賴院長上網路去看一下,其實攻擊我的人遠多於批評他的人,賴院長應該都對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kbLwqzGn

  7. 鏟子超人不值得鼓勵?他曝原因:救災需國軍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9%8F%9F%E5%AD%90%E8%B6%85%E4%BA%BA%E4%B8%8D%E5%80%BC%E5%BE%97%E9%BC%93%E5%8B%B5-%E4%BB%96%E6%9B%9D%E5%8E%9F%E5%9B%A0-%E6%95%91%E7%81%BD%E9%9C%80%E5%9C%8B%E8%BB%8D/ar-AA1NDoT3?ocid=msedgdhp&pc=U531&cvid=68dcc44c41f34a81bcdbbe9833808043&ei=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下流光復鄉災情慘重,滿地汙泥亟待清理,不過有不少志工自願到光復鄉,協助災民重整家園,被封為「鏟子超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說,救災的重點應是國軍,但現在湧入太多志工,反而會造成當地交通壅塞,「鏟子超人值得尊敬,不值得鼓勵。」

    黃士修在臉書指出,他做事習慣先看後勤,因為現代後勤學的源頭就是軍事物流。他舉2009年八八水災為例,當時陸軍八軍團在災後短短數小時就進駐,但馬英九政府仍被批救災不力,最後導致劉兆玄內閣下台。對照今年花蓮堰塞湖潰堤,總統賴清德卻在災後第六天才「火速下令」國軍進場,先前台南風災甚至還出現「國軍不能進民宅」的爭議,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

    他強調,台灣雖然災害頻繁,救災體系相當成熟,但近兩次重大災害卻出現國軍後滯的狀況,讓指揮與管制陷入真空。

    黃士修進一步指出,古今中外軍隊都是最能快速動員的力量,擁有組織、紀律、工兵專業與標準化作業程序,志工或公務體系難以取代。國軍應在災區第一時間建立前進基地,布建通訊與後勤,而不是放任大量民眾湧入,導致交通堵塞,阻礙重機械進出。

    他直言,台灣發生過這麼多災害,最缺的不是便當或飲水,而是有效分配與專業資源。黃士修批評,中央與地方救災未能妥善配合,執政黨與側翼卻忙著攻擊花蓮縣政府,「果然選舉又要到了。」

    心得: 怎可以把事實講出來,真不厚道(知道太多了)

  8. 光復洪災慘重 他點名3部會嚴重失誤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5%85%89%E5%BE%A9%E6%B4%AA%E7%81%BD%E6%85%98%E9%87%8D-%E4%BB%96%E9%BB%9E%E5%90%8D3%E9%83%A8%E6%9C%83%E5%9A%B4%E9%87%8D%E5%A4%B1%E8%AA%A4/ar-AA1NDkcX?ocid=msedgdhp&pc=U531&cvid=72b10d0af73044f6fe78dcb24bb38b6a&ei=4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下流光復鄉災情慘重,釀成18死6失聯。不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災情,中央政府認為地方政府撤離有瑕疵,地方政府則認為中央政府未提供協助。前立委蔡正元點名農業部、經濟部與內政部,犯了三大錯誤,才讓馬太鞍堰塞湖潰壩成災。

    蔡正元說:
    農業部錯過處理堰塞湖的關鍵時機,對災情的預估也嚴重失真,最終束手無策,讓潰壩發生卻還強辯只是「溢流」,這是第一個重大失誤。

    此外,經濟部沒有妥善堵住堤防缺口。潰壩後的泥流大部分原本應該直接流入太平洋,但有兩處堤防缺口未處理妥當。他說,早在8月中立委傅崐萁就已要求經濟部補強,但最後僅以沙包阻擋,結果洪流推開沙包直衝光復鄉,成為造成災難的最直接原因,這是第二個失誤。

    至於內政部,蔡正元認為在撤離規劃上違背專業。原先僅規劃撤離低窪地區600人,但臨時又增加8000人,卻只憑一紙通知就要求全面撤離,執行難度過高。他質疑:「有這麼好當的救災指揮官嗎?」這是第三個失誤。

    ==============

    他最後強調,民進黨三大部會既然已犯下如此嚴重錯誤,綠委、綠媒與側翼卻反過來散播「便當運不到」等流言,目的只是想掩蓋政府的三大失誤。

    心得: 超好奇民進黨政府是否要告他造謠 哈哈

  9. 替青鳥貴人發聲!黃淑君被酸爆:面試成功?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6%9B%BF%E9%9D%92%E9%B3%A5%E8%B2%B4%E4%BA%BA%E7%99%BC%E8%81%B2-%E9%BB%83%E6%B7%91%E5%90%9B%E8%A2%AB%E9%85%B8%E7%88%86-%E9%9D%A2%E8%A9%A6%E6%88%90%E5%8A%9F/ar-AA1NHKye?ocid=msedgdhp&pc=U531&cvid=63a2100cbd7c41d6b9ba7c6707cdd55f&ei=5

    花蓮馬太鞍溪洪災過後,下游光復鄉仍在修復中,全台各地不少志工投入協助清淤,其中,因曾嗆聲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而爆紅的一名青鳥,被發現在災區幫忙,還身穿民進黨籍議員黃淑君背心,在社群媒體上引熱議。對此,黃淑君今(2)日深夜發聲,直喊:「攻擊到此為止」,卻反被網友狠酸:「當初怎麼躲躲藏藏?」、「感謝她幫忙葉元之」。

    葉元之在726大罷免前勤奮上街催票,一度遭到一名網路暱稱YC的青鳥民眾嗆聲,當時YC除出言挑釁,更持手機反拍葉元之,引輿論譁然,後來葉元之挺過罷免,網友便戲稱YC是葉元之的「貴人」,如今YC被發現在花蓮身穿黃淑君團隊背心,再度引爆社群媒體輿論,不少網友狠酸:「穿上制服了」、「說個笑話,公民團體發起」、「原汁還沒請客?」、「一堆都很愛裝」等等。

    而面對網友議論,黃淑君今深夜也發文力挺YC,她提到:「要怎麼樣攻擊我都可以,我黃淑君全部承受,到此為止就好。YC是我朋友,罷免前、罷免後都是,她是一個年輕且有活力的女性,可能表達上沒有很成熟,我也常提醒她,她一直跟我道歉,表示怕影響到我,但是我還沒有垃圾到朋友出事,我先切割,更何況我黃淑君至少光明磊落。」

    黃淑君也說:「去花蓮救災挖土我也沒有給錢,甚至我是公開大家報名,她要報名我自然不會拒絕,大家感覺抓到什麼秘密一樣,她是光明正大穿我的背心耶,又不是偷偷摸摸,也不是現在才穿,都穿多久了,而且也不只她穿。」

    不過,黃淑君貼文一出,大批網友紛紛留言反嗆:「霸凌葉元之」、「還是要感謝她,成就了32:0」、「不配用光明磊落4個字」、「為什麼一開始不表明身份?」、「感謝她幫忙葉元之」、「妳以為自己能承受什麼?」、「真是可笑」、「所以她最近剛面試成功?」等。

jash.liao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