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不必寫論文 大學校長提議修課取代

碩士不必寫論文 大學校長提議修課取代

碩士不必寫論文 大學校長提議修課取代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E7%A2%A9%E5%A3%AB%E4%B8%8D%E5%BF%85%E5%AF%AB%E8%AB%96%E6%96%87-%E5%A4%A7%E5%AD%B8%E6%A0%A1%E9%95%B7%E6%8F%90%E8%AD%B0%E4%BF%AE%E8%AA%B2%E5%8F%96%E4%BB%A3/ar-AA163qsf?ocid=msedgntp&cvid=a359022c58f44ed5abf0eb106c17ea8f


    近來多起政治人物論文抄襲醜聞,重創我國高教形象。昨日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多位校長認為,為防堵歪風,應以修課取代碩士論文,尤其是在職專班;四大公私校協會更提出,碩士班以專業實務報告替代學位論文及學位論文以公開為原則等建議,獲教育部長潘文忠拍板通過,並請高教司、技職司近期與相關法制單位針對建議進行會商。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等知名政治人物陸續爆出論文抄襲,學位遭到撤銷,如何杜絕防弊,在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成為討論焦點,包括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與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共同在會議中提出「建請研議強化學位論文涉及學術倫理案件之審理程序及原則,並進一步維護學術論文品質」臨時提案。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認為,即便將碩士論文改為專業實務報告,但上網公開後,還是可能被檢舉,學校得付出行政時間審查,因此建議比照歐美先進國家的作法,以修課取代論文,「更直接的建議就是碩士不必寫論文」。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說,他的想法與元智大學廖校長一樣,認同修課取代論文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尤其在職專班更為需要,「(國外)很多名校都在做了」,希望我國大學在相關作法上也能更彈性,以修課或特殊課程來替代碩士論文。


    四大公私校協會更在會中提出4項建議,包括:1.修正〈學倫處理原則〉,讓學校審理程序及原則;2.建議學位論文應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3.建議針對碩士班以專業實務報告替代學位論文訂定明確參考格式規範;4.建議從嚴規範同等學力有關專業領域具卓越表現之認定基準。


    潘文忠在會議中拍板4項建議均通過以表支持,並指示高教司、技職司與相關法制單位進行後續會商。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107年《學位授予法》修法,缺乏與大學討論,但相關作法的調整,「不要讓外界認為,是為了學倫案不寫論文」,而是在碩士專業實務領域上,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將會從這個角度來建議。


心得: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 thoughts on “碩士不必寫論文 大學校長提議修課取代

  1. 學霸高中生遭退貨!教團籲廢除採計學習歷程

    https://www.msn.com/zh-tw/news/opinion/%E5%AD%B8%E9%9C%B8%E9%AB%98%E4%B8%AD%E7%94%9F%E9%81%AD%E9%80%80%E8%B2%A8-%E6%95%99%E5%9C%98%E7%B1%B2%E5%BB%A2%E9%99%A4%E6%8E%A1%E8%A8%88%E5%AD%B8%E7%BF%92%E6%AD%B7%E7%A8%8B/ar-AA1GaW2d?ocid=msedgntp&pc=U531&cvid=3e945756a968496ead617f066a1d62d6&ei=14

    台中一名楊姓學生,日前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正取四間大學醫學系、備取一間醫學系,卻遭網友發現學習歷程有造假疑慮,引發熱議。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中山醫大學接連取消楊姓同學錄取資格,再次凸顯大學申請入學採計學習歷程缺乏查核、流於主觀的嚴重漏洞。國教行動聯盟表示,此事件絕非單一個案,制度本身以採計分數的方式,導致學生被迫誇大以滿足制度需求。國教盟主張,教育部應廢除學習歷程採計,以確保入學公平性與可信度。對此,教育部回應表示,學習歷程檔案係記錄學習表現、探索生涯,不是只作為升學用途。

    回顧此案,根據了解,該名楊姓高中生,正取陽明交大、北醫大、中國醫藥大學與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以及備取長庚大學醫學系,而他在備審資料中提及自己是辯論比賽的「高中菁英杯最佳辯士」,相當於高中辯圈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但網友查詢2023至2025年的獲獎名單,卻未出現其名字,最終證實是「單場優秀辯士」而非「最佳辯士」,該生也出面發文澄清狀況、致歉,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已寫信給校方澄清。

    國教盟認為,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內容真實性似乎未能有效受到檢視,質疑恐失去公信力,呼籲教育部廢除學習歷程制度。

    國教盟指出,學習歷程檔案實施以來,屢次出包,教育部明顯無法解決各種問題,造成公信力喪失。此次學生在繳交的學習歷程檔案謊稱獲得「最佳辯士」一案,絕非特例。高中生上傳學習歷程檔雖需經學校認證,但校方無需對不實的資料擔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且高中端行政負擔已重,難以確實查核;大學端審查囿於時間倉促和無公權力,對可疑的資料,通常也無法仔細查核。

    國教盟舉例,有審查委員發現學生宣稱其多益成績990分,但校內英文成績卻普通,礙於時間和公權力,難以有效查核。在韓國,學習歷程檔的認證,高中端要負法律責任;在美國,大學入學審查常由全職專業的人員處理,測驗成績的寄送是由測驗單位直接寄送學校,而國內的配套,完全付之闕如。其他高中端不符上傳規定的弊端,時有所聞,造成守規矩者反而被懲罰的不公狀況。

    國教盟提出,學習歷程採計問題嚴重的三大警訊,第一,113 學年度個人申請共有 78 187人(約占全部考生 65 %、應屆考生 74 %)被迫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但僅 63 000 人進入第二階段。超過 15 000 份、約 19 % 檔案根本無人審閱,人力與平台成本白白浪費。第二,依據教育部去年公布「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畫」調查結果,69%的高中老師坦言無法掌握大學端真正審查標準,61%的教師表示已經沒有心力設計學習歷程作業。第三,學生造假難以查核,高中端與大學端皆無有效查證權限與資源,今年更發生學生謊報得獎資格事件,導致公平性大受質疑。

    但教育部說明,學習歷程檔案係記錄學習表現、探索生涯,不是只作為升學用途。招聯會申請入學資料審查「三重二不」原則強調,大學重視的是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在校內的學習活動、資料真實性及學生自主準備,學生在準備審查資料時,以反思高中的學習過程,如實呈現自己的獨特性與素養能力為主。

    此外,教育部表示,大學對於學生的資料有疑慮時,可參考招聯會提出的參考注意事項,透過面試或實作等其他甄試項目確認資料真實性,以及審查資料內容與其他甄試項目表現的連結,藉以從更多面向瞭解學生特質與能力,是否符合學系選才需求。

    教育部也表示,另依簡章規定,大學如在招生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發現資料有假借、冒用、偽變造或考試舞弊等,經查證屬實將取消錄取資格。


  2. AI虛構碩論參考文獻 屏東大學:論文重寫、強化AI教育 ~ AI幻覺被抓包 導致發現教授和學生打混事實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8825513

    用AI亂掰!碩士生「參考文獻造假」被抓包 南華大學:重寫論文
    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E7%94%A8ai%E4%BA%82%E6%8E%B0-%E7%A2%A9%E5%A3%AB%E7%94%9F-%E5%8F%83%E8%80%83%E6%96%87%E7%8D%BB%E9%80%A0%E5%81%87-%E8%A2%AB%E6%8A%93%E5%8C%85-%E5%8D%97%E8%8F%AF%E5%A4%A7%E5%AD%B8-%E9%87%8D%E5%AF%AB%E8%AB%96%E6%96%87/ar-AA1HijQR?ocid=msedgdhp&pc=U531&cvid=64e862ea9a2f450e93c9aa4d3f1e7013&ei=10


    由上面兩篇新聞驗證 碩士學位也確定可以造假了 反正指導也分辨不出?

    PS以後只要叫AI 產一張畢業證書圖片就好 反正公司也不會去查?

    所以與其討論碩士不用寫論文 應該討論是否還要念碩士 哈哈

jash.liao@qq.com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