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典故/出處/解釋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典故/出處/解釋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典故/出處/解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o8kngv5.html

http://www.cfachina.org/ggxw/tpxw111/201311/t20131122_1476571.html


出處: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計篇》)。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的。


01 謀定而後動

        謀定而後動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一定要進行謀劃部署,做好準備,我們才能開始行動,這樣才有利於這件事的成功,切不可莽撞前行。因此不論是經營企業還是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慾望越是強烈,越是不要急於行動,謀定而後動,則無往而不勝,「謀」在先才是王道。

        謀定而後動,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考慮清楚做這件事的後果和過程,把一切算盡,懂得適時而止,這樣才會有不錯的收穫和所得。在生活中,要理性地對待身邊發生的一切,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要冷靜地處理,而不是採用慌亂、盲目、不理智的處理方式,兩種結果會大不相同 。對將要發生的事考慮清楚預期的結果,先「謀」而後再「動」,這樣才不會因為沒有準備好應對策略導致錯失機會。懂得停止還是繼續行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歷練,需要時間,更需要大風大浪的洗禮,正所謂不言而喻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謀定而後動,謀無正邪,有勝乃大。凡是出謀劃策的人,籌劃的計謀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則,一定要弄清楚緣由,以便研究實情,根據研究來確定「三儀」。「三儀」就是上、中、下。三者相互滲透,就可以從中領悟出奇制勝的計謀,而奇妙的計謀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02 知止而有得

        知止而有得是「從知止而後有定」演化而來的。「知止而後有定」出自《大學》。《大學》中云:「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朱子有註:「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那麼:知止,就是有明確的目標;有定,就是樹立堅定的志向。知至善的目標,立堅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動;心不妄動,則所處而安,不為外界影響所動了。

        在我看來止可以理解成兩種含義,一個是目的,一個是停止。

        關於目的,就是說不管做什麼,一定要明確我們做事的目的和方向。並且要有長遠的願景及階段性的目標,長遠的願景對於企業來說是使命,對於個人來說是夢想,它是企業和個人的靈魂及最強大的精神動力。階段性的目標是對於戰場和企業來說只要盡全力一跳就能夠達得到的方向。目的地之於我們就是方向,所有的力氣才能往一處使,是成功的根本因素。

        關於停止,就是要懂得見好就收。兵法雲「窮寇莫追」,因為你繼續追就算追到了,你已經不能再有所得了,還有可能遇到其拚死抵抗,弄得個魚死網破,實在是划不來。我們在做商業運行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什麼時候改進攻,什麼時候該暫停,遊刃有餘才是兵家上策。








心得:

    自從學了『 5W2H1R觀念 』後超喜歡這兩句話,特地找出處並備份
    

One thought on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 典故/出處/解釋

  1. 《孫子兵法·計篇》原文+白話+解析+故事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x3v39g.html

    原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日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俠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白話: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軍民生死、國家存亡。是不可以不認真研究的。

    所以要通過對敵我五個方面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來確定戰事。敵我五個方面一是道義,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領,五是法制。

    道義,是指讓民眾有認同、擁護國君的意願,可以為了君主一起死,一起生,而絶不違背君主的號令;

    天時,是指陰陽向背、天氣冷暖和四時變換;

    地利,是指地形的遠近、險要、平坦、戰地的廣闊或狹窄、地形的有利或有害等地形條件;

    將領,是說指揮者能否做到足智多謀、賞罰有信、愛撫部下、勇敢堅毅、樹立威嚴。

    而所謂法制,是指組織體制的建設、各級官吏的委派、軍需物資的掌管。

    作為將帥,以上五個方面不可不充分了解。能夠充分了解的,就能打勝仗;不知道的就不能勝利。所以通過七個方面的情況比較我們就能知道誰勝誰負了。即:哪一方君主政治開明?哪一方將帥指揮高明?哪一方占據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夠貫徹執行?哪一方武器裝備精良?哪一方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賞罰公正嚴明?

    如果聽從了我的計謀用兵作戰,定將獲勝,我就繼續留下;如果按我的計謀作戰,必定會遭敗,那我也就離去了。籌劃有利的方略得到執行,才能製造出一種「勢」,來更好地輔助對外的軍事行動。所謂「勢」,就是利用優勢,製造機變,掌握住戰場的主動權。

    用兵打仗,是詭詐之道。所以能打,要裝作不能打;要打,也要裝作不想打;實際上要在近處進攻,卻讓人看起來要打遠處;快要進攻遠處的時候卻又去進攻近處。

    給敵人賣個破綻,迫使其上當,在他們知道上當亂作一團時要抓住機會進行攻打;敵人力量雄厚要注意防備他;敵人兵勢強盛,就不要與其爭鋒;敵人易怒易躁就要挑逗他;敵人謙卑,就要設法讓他們驕橫起來;敵人休整好了,就要再想辦法讓他們疲勞;敵人內部和睦,就要設法離間。發起進攻時注意要在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意料不到的時辰。

    這就是軍事家取勝的奧妙所在,但也要注意根據隨時的變化臨時應變。

    開戰之前就能預計此戰必勝是因為籌劃得當,勝利的條件充分。未開戰之前就預計不能戰勝是因為看到了籌劃不足,勝利的條件不夠。籌劃周密,條件充分就能取勝,籌劃疏漏,條件不足就會失敗。更別提不做籌劃,毫無取勝條件的情況了!根據這些,勝負之分顯而易見。

    解析:
    兵法第一篇用《計》為題,又名《始計》,強調的是謀劃要在行事前。計,古人又稱之為「廟算」。在古代,國家有了重大疑難問題時,國君就會召集群臣到宗廟先行祭祀、昭告祖先,再進行商議對策、決定戰略、選拔統帥。

    只要有戰爭就會有犧牲。而且雙方都有可能被滅亡,為了避免己方滅亡,就「不可不察焉」了。孫子給出了怎麼做的答案——經之以五,校之以計。有了方法還不能生搬硬套,還要懂得與「勢」結合使用。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如何因利制權?詭道也。

    故事:
    止戈為武,楚莊王稱霸諸侯。

    楚莊王繼承王位後,勵精圖治,欲要稱霸中原。地處中原的鄭國成了首要的攻打目標。沒想到,晉國來救援鄭國時鄭國已經投降了。但晉國統帥先毅認為這一仗關乎晉國霸主地位,執意要與鋒芒正盛的楚國交戰,楚國的使者來議和面都沒見就被趕跑了。

    楚莊王認識到這一戰無法避免了,就與大臣商議對策。大臣伍參認為「先毅剛愎自用,容易急躁冒進,應以計取勝。」楚軍一方面誘使急躁的先毅主動出擊,分散晉軍兵力。同時又派兵偷襲晉軍大營。大營里的晉軍遭到偷襲,驚慌失措,混亂不堪,毫無還手之力。

    戰後,有人建議楚莊王:「這一仗,,我們楚軍大獲全勝,殺得晉軍屍橫遍野,威震中原各國諸侯。大王何不趁此機會,把晉軍的屍體堆積起來,然後在屍體上築起高台,用以宣揚楚國武功,揚我國威?」

    楚莊王卻說:「不能這樣做,要知道戰爭不只是為了宣揚我們的武。用武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晉、楚兩國交兵,士卒皆有死傷,百姓生活不能安寧,這樣看來,七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你看這「武」字,它是由「止」「戈」兩個字組成的,分明就是在告訴我們「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

    「止戈」並非完全放棄戰爭,而是將「武」的最高境界看成是通過正義的戰爭,平息戰亂,求得和平。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