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限度 林鈺雄:比台灣更民主的這國立煽動戰爭罪可判8年 ~ 拉脫維亞
自由的限度 林鈺雄:比台灣更民主的這國立煽動戰爭罪可判8年 ~ 拉脫維亞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E8%87%AA%E7%94%B1%E6%9C%89%E9%99%90%E5%BA%A6-%E6%9E%97%E9%88%BA%E9%9B%84-%E6%AF%94%E5%8F%B0%E7%81%A3%E6%9B%B4%E6%B0%91%E4%B8%BB%E7%9A%84%E9%80%99%E5%9C%8B%E7%AB%8B%E7%85%BD%E5%8B%95%E6%88%B0%E7%88%AD%E7%BD%AA%E5%8F%AF%E5%88%A48%E5%B9%B4/ar-AA1BG9Vy?ocid=msedgdhp&pc=U531&cvid=44aeee33270146b4b6e7a1cbf1ef70e3&ei=36
以下是林鈺雄分析全文:
【刑法教室】煽動戰爭罪(淺介1)鼓吹侵略戰爭是「普世人權」?
「公然煽動侵略戰爭或挑起武裝衝突者,處八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典》第77條)。
猜猜看,這條煽動戰爭罪,是哪個國家的刑法規定?某個實施軍事戒嚴或打壓政治異議言論的極權國家嗎?
大錯特錯!
這是名列全球最自由民主國家之一,拉脫維亞的《刑法典》第九章「危害人類及和平罪、戰爭罪及種族滅絕罪」第77條的規定,同章第78條還有煽動民族、族裔或宗教仇恨罪,最重可處三年有期徒刑;若除煽動言論外,另涉及強暴、脅迫或組織等方式犯之者,加重刑罰,最重可處十年有期徒刑。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SF)於2024年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拉脫維亞排名高居全球第12位(評分總計:81.25分);臺灣排名落後拉脫維亞15名,列全球第27位(76.13分)。在全球180個國家或地區的比較中,美國排名第55位(66.59分);香港和中國則分居第135名(43.06分)、第172名(23.36分),後者排名逼近敬陪末座的阿富汗及敘利亞(戰亂中)。
附帶一提,臺灣和拉脫維亞在各種自由度比較,各有所長。如「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全球自由報告(Freedom in the World),新聞自由指標拉脫維亞雖明顯高於臺灣,但經濟自由度則是臺灣大幅超前。
拉脫維亞自1941年中起至冷戰結束期間,先後於二戰被納粹德國、戰後被蘇聯併吞,及至蘇聯解體,1990年5月脫蘇獨立。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包括拉脫維亞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嚴肅應對區域安全威脅,積極提高民主防衛韌性。例如,2022年拉脫維亞國防預算僅佔GDP的2%,2023年猛拉至3%,預計2026年超過4%,甚至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提升至5%(臺灣2024年國防預算占GDP僅約2.5%)。
儘管近年來,拉脫維亞卯足全力,加強民主防衛並對抗國安威脅,但它的自由度評價並未因此下滑。相反地,如在前述新聞自由度方面,它比前一年還進步4名(從第16名提升到第12名)──而這一切都是在明文處罰煽動戰爭、仇恨言論的法制框架下,得到的傲人成就。誰說積極防衛民主就會變成不自由國家了?
法普一下,歐陸國家刑法多以「屬地(領域)原則」為刑法適用範圍。拉脫維亞刑法亦同,適用於拉脫維亞領域(和領陸、領空、領海)之內及其國籍航空機、艦等延伸領域(參同法第2條至第4條)。簡單說,任何人(不分本國人、外國人)於拉脫維亞領域犯煽動戰爭罪、煽動仇恨罪,不分平時、戰時或準戰時,原則上同受處罰。還有,煽動者本身就是系爭煽動罪處罰的正犯,不需要和其他叛國、通敵或(暴力推翻政府的)內亂等犯行(另有處罰規定)有任何連結,即可單獨成罪。
此外,拉脫維亞有憲法法院,且屬於《歐洲人權公約》的簽約國,其內國規範受違憲、違反公約的雙重審查,但以上刑法煽動等罪未被拉脫維亞憲法法院宣告違憲,也未曾被歐洲人權法院宣告違反公約第10條的言論自由保障。
以上僅是比較法角度的學術交流,切勿急於「對號入座」,這裡還存在很多要進一步釐清的區別。本來,行政處分(行政法)有別於刑事處罰(刑法),後者發動門檻較高,受更嚴格的罪刑法定、罪責原則之拘束。當然,這無礙大家思索一下,不論何人在我國領域內的煽動戰爭行為,於我國刑法如何評價呢?
最後回到標題。一個全球新聞自由排名領先法國、英國、美國及臺灣的國家,其刑法一直將煽動戰爭列為重罪,那麼,鼓吹侵略戰爭真的是「普世人權」嗎?
心得: 重點何謂煽動(嘴砲也算/那麼台灣建國呢) ~ 法治明確定義才是王道
2 thoughts on “自由的限度 林鈺雄:比台灣更民主的這國立煽動戰爭罪可判8年 ~ 拉脫維亞”
學者挺亞亞批政府違背人權!總統府回應了
https://www.msn.com/zh-tw/news/opinion/%E5%AD%B8%E8%80%85%E6%8C%BA%E4%BA%9E%E4%BA%9E%E6%89%B9%E6%94%BF%E5%BA%9C%E9%81%95%E8%83%8C%E4%BA%BA%E6%AC%8A-%E7%B8%BD%E7%B5%B1%E5%BA%9C%E5%9B%9E%E6%87%89%E4%BA%86/ar-AA1BGicm?ocid=msedgdhp&pc=U531&cvid=44aeee33270146b4b6e7a1cbf1ef70e3&ei=50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位學者今(26)日發布聯合聲明,指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呼籲懸崖勒馬;此外,聲明也稱,陸委會宣稱中配劉振亞(亞亞)支持武統並要求離境,是濫用行政裁量。對此,總統府表示,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經觸犯聯合國公約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
75位學者今天署名提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發起人包含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以及學者馮建三、盧倩儀等人。
聯合聲明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為例子,指出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而賴總統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戴紅帽子方式打壓不同意見,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對立,以民粹主義凝聚支持主;陸委會宣稱陸配亞亞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要求離境,濫用行政裁量做法完全違背政府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
郭雅慧提到,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經觸犯聯合國公約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抵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登《央視》被約談!教育局公布調查結果 3點回應曝光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5%8C%97%E4%B8%80%E5%A5%B3%E6%95%99%E5%B8%AB%E5%8D%80%E6%A1%82%E8%8A%9D%E7%99%BB-%E5%A4%AE%E8%A6%96-%E8%A2%AB%E7%B4%84%E8%AB%87-%E6%95%99%E8%82%B2%E5%B1%80%E5%85%AC%E5%B8%83%E8%AA%BF%E6%9F%A5%E7%B5%90%E6%9E%9C-3%E9%BB%9E%E5%9B%9E%E6%87%89%E6%9B%9D%E5%85%89/ar-AA1BJY8C?ocid=msedgntp&pc=U531&cvid=19764e47db514c9aa8520e632e846738&ei=5
總統賴清德日前明確定義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先前多次批評教育部108課綱去中國化的北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近期接受中國官媒《央視》的節目訪問時,以此大肆批評我國總統;言行引起民眾不滿,遂而向北一女中檢舉區桂芝是不適任教師,台北市教育局也同步接獲檢舉。對此,台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今(27)日以3點說明調查進度。
湯志民說明,第1點,本案由教育部國教署轉民眾陳情,台北市教育局依程序請學校了解回覆。第2點,經北一女校方查證回覆,並沒有學生反映老師在課堂上違反教育中立,也沒有在校內違反教育中立之情事。第3點,教育局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及言論自由。
整起事件可以回顧到區桂芝接受《央視》的節目訪問,大談對賴清德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的不滿,不僅稱中國人是「同胞」,還質疑賴清德的行為讓在中國有親眷的台灣人「情何以堪」,更批評「良心何在」。結果遭到出征,還被民眾向台北市教育局檢舉「不適任教師」希望進行處置。北一女在25日也收到台北市教育局人事局發函,要求了解實際狀況。
台北市教育局強調,依據《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定,教育應秉持「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教育局每年度皆向各級學校重申此原則,為確保教育中立性,將持續督導學校積極維護校園和諧,同時也會確保學生受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