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182萬人列民防團隊恐適用軍審 盧秀燕要國防部確認

台中182萬人列民防團隊恐適用軍審 盧秀燕要國防部確認

台中182萬人列民防團隊恐適用軍審 盧秀燕要國防部確認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5%8F%B0%E4%B8%AD182%E8%90%AC%E4%BA%BA%E5%88%97%E6%B0%91%E9%98%B2%E5%9C%98%E9%9A%8A%E6%81%90%E9%81%A9%E7%94%A8%E8%BB%8D%E5%AF%A9-%E7%9B%A7%E7%A7%80%E7%87%95%E8%A6%81%E5%9C%8B%E9%98%B2%E9%83%A8%E7%A2%BA%E8%AA%8D/ar-AA1BwY4J?ocid=msedgdhp&pc=U531&cvid=b7e94cc27c824712c60ca6a6600a0d00&ei=19


    台中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等三方會報24日登場,針對基本戰力調查,民防團隊可高達182萬人,市長盧秀燕認為,台中市共計286萬人,這代表全市3分之2人口都列入民防團隊,屆時徵集或參加點訓人員,很可能會適用軍事審判,要求國防部確認及檢討。


    為因應非常事變及戰時支援需要,內政部與國防部修法放寬替代役男召集年限與次數,並刪除每年召集不得超過60日限制。台中市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戰力綜合協調及災害防救三會報也於今日舉行。


    針對全民戰力綜合協調會報工作報告,其中基本戰力調查指出,為利戰時或災變,能適時支援,調查重點民防團隊6類3501隊182萬1639人等,年度已完成調查。


    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市共計286萬人,等於182萬1639人都要列入民防團隊,資訊是否正確,國防部再做檢討,若正確的話,或者是如何定義?因為國家政府日前表示,要恢復軍事審判,到時候徵集或參加點訓的人員,很可能會適用軍事審判。


    盧秀燕提到,今年台中市「城鎮韌性」演習將在7月15日登場,採用「綜合安全戰略」概念,整合防災、國防、資安、社會韌性,希望讓台中成為一座有準備又安全的城市。


    盧秀燕強調,市府結合轄內各單位,強化聯合指揮機制,這些工作,平常看不見,但透過「全民防衛三方會報」將全民國防理念轉化為準備和行動,在關鍵時刻將發揮保護台中、保護台灣的強大力量,這就是所謂「勿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


    盧秀燕表示,因應戰時準備,平常就要做演習及會報,這是國家級、地方政府最重要機制,三方會報非常重要。另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因看工程沒出席會報,盧秀燕關切是否請假,強調希望未來不管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只要舉行相關會議,平時要當戰時,要充分準備及全員到齊,不可輕忽。

4 thoughts on “台中182萬人列民防團隊恐適用軍審 盧秀燕要國防部確認

  1. 在台灣被判定免役 那還會在民防團隊內嗎 (chatgpt)

    根據現行法規,服兵役與參加民防團隊的規定是分開來看的。也就是說,「免役」僅代表你不必履行現役(或替代役)的軍事服役義務,但是否需要參與民防團隊則依據民防法及相關辦法規定來決定。

    具體來說:

    01.若你因為服現役、接受軍事訓練或已列入其他軍事勤務編組而被認定為免役,這部分你通常不需參加民防團隊。

    02.另一方面,如果你被判定免役是因為健康狀況、身心障礙或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的不適合軍事服役,那麼根據民防法施行細則第七條,你可以向主管機關申請准許免除參加民防團隊;但如果你不符合這些免除條件,即使免於兵役,仍有可能被編入民防團隊,以履行全民防衛的義務。

    因此,是否會在民防團隊中,主要取決於你是否符合「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法定條件,而非單純因為免除兵役而自動免除民防服勤義務。具體情況建議可以向當地主管單位詢問,了解你的具體狀況是否符合免除民防參與的條件。

  2. 我已經完成研究。你可以盡情提出後續問題或要求更動。(gemini ~ Deep Research)

    7.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對於在台灣被判定免除兵役的男性公民,並不會自動被要求加入民防團隊。台灣的《兵役法》與《民防法》是兩部獨立的法律,分別規範了兵役義務與民防責任。因健康或體格因素獲得兵役免除(免役)的人員,並未在《民防法》第六條中被列為當然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對象。

    然而,《民防法》第七條規定,身心障礙者和健康狀態不適參加編組者,可以經主管機關准許免於參加民防團隊。因此,若免役人員的具體狀況符合這些條件,他們可以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此外,法律並未規定免除兵役的人員必須強制參與民防團隊作為替代性的公民義務。他們是否參與民防團隊,取決於其是否符合《民防法》的參與資格,以及其個人的意願。健康狀況允許的免役人員,仍然可以自願加入民防團隊,履行公民責任。

    總而言之,兵役免除與民防參與是兩個在法律上有所區別的概念。免除兵役並不直接導致強制參與民防團隊,但個人的健康狀況可能會影響其參與民防團隊的資格。建議有相關疑問的公民,可以向地方民防主管機關或法律專業人士諮詢,以獲得更具體的指導。

  3. 在台灣被判定免役 那還會在民防團隊內嗎(perplexity ~ 深入研究)

    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法定條件
    《民防法》第6條明確規定了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情形:

    服軍官役、士官役、士兵役現役及受替代役訓練、服替代役勤務未退役者

    編列為年度動員計畫要員之後備軍人

    列入輔助軍事勤務隊之補充兵及後備軍人

    列入勤務編組之替代役役男退役者

    可以看出,這些免編組的條件主要是避免與現役或其他國防任務重複,而非與免役資格直接相關。

    可申請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民防法》第7條規定,下列人員「得經主管機關准許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

    身心障礙者

    健康狀態不適參加編組者

    這兩個條件與常見的免役原因相似,但關鍵在於「得經主管機關准許」,意味著這不是自動免除,而是需要申請並獲批。

    免役者與民防編組的關係分析
    兩者並非自動連動
    被判定免服兵役與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是兩個不同的程序。當一個人因健康問題或身心障礙被判定免服兵役時,這並不自動免除其參加民防團隊的義務。免役者仍需依據《民防法》第7條規定,向主管機關申請並獲准才能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

    判定標準可能不同
    雖然兵役體系的免役判定與民防團隊的免編組判定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的標準可能不同。例如,某些較輕微的健康問題可能足以免除兵役,但不一定被民防主管機關認定為「健康狀態不適參加編組」。

    年齡與編組關係
    根據《民防法》第5條第1項第4款規定,即使不屬於特定職業或機構人員,年滿二十歲至未滿七十歲的國民,仍可能依其生活區域、性別、專長、經驗、體能,經遴選參加民防總隊、民防團及民防分團編組。這表明免役者如果在此年齡範圍內,理論上仍可能被編入民防團隊。

    民防體系現況與挑戰
    目前台灣民防體系面臨多項挑戰,包括法定民防組織成員年齡偏高、存在大量缺額、預算不足,以及民眾參與意願低落等問題。這些挑戰可能影響到實際編組工作的執行情況。

    在實務操作上,由於資源有限及人員缺乏,民防主管機關往往優先編組那些健康狀況良好且能夠有效執行民防任務的人員,因此免役者即使理論上可能被編組,實際被選中的機率可能較低。

    結論
    總結來說,在台灣被判定免役,並不自動免除參加民防團隊編組的義務。免役者若想免除民防編組,需要符合《民防法》第7條規定的條件(身心障礙或健康狀態不適),並向主管機關申請獲准。然而,在實務上,由於民防體系面臨人員老化、缺額多等問題,即使免役者理論上可能被編入民防團隊,但實際被選中的可能性可能較低。

    對於免役者而言,了解自身在民防體系中的權利與義務,並在必要時依法申請免參加民防團隊編組,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重要步驟。同時,台灣民防體系的改革與強化,對於提升整體國家安全與災害應變能力也至關重要。

  4. 在台灣被判定免役 那還會在民防團隊內嗎 (mistral)

    在台灣,被判定免役的人通常不需要參加軍事訓練或服役。然而,民防團隊是另一個系統,主要負責在緊急情況或災害時提供支援和救援。根據相關法規,免役者仍然可能需要參加民防團隊的訓練或活動。

    具體來說,民防團隊的成員通常包括所有符合條件的成年男性,無論他們是否已經完成兵役或被判定免役。這是因為民防團隊的目的是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來應對各種挑戰。

    如果你有更多具體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資訊,建議查詢相關法規或聯繫當地的民防單位。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