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精神病是真的?出現「4狀況」千萬別再用 醫示警:恐陷入妄想

AI精神病是真的?出現「4狀況」千萬別再用 醫示警:恐陷入妄想

AI精神病是真的?出現「4狀況」千萬別再用 醫示警:恐陷入妄想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other/ai%E7%B2%BE%E7%A5%9E%E7%97%85%E6%98%AF%E7%9C%9F%E7%9A%84-%E5%87%BA%E7%8F%BE-4%E7%8B%80%E6%B3%81-%E5%8D%83%E8%90%AC%E5%88%A5%E5%86%8D%E7%94%A8-%E9%86%AB%E7%A4%BA%E8%AD%A6-%E6%81%90%E9%99%B7%E5%85%A5%E5%A6%84%E6%83%B3/ar-AA1N2xq4?ocid=msedgdhp&pc=U531&cvid=68d1efd242ae4863babdebe3002b7ac4&ei=12


【3種AI妄想】

    1.彌賽亞使命妄想:覺得自己從AI那裡獲得了「真理」,甚至肩負拯救世界的使命。

    2.神化AI:把AI看成全知全能的神祕力量,開始產生強烈的精神依附。

    3.浪漫依戀妄想:誤把AI的貼心回應當成真愛,對機器產生戀愛或依戀情感。


【4種使用AI的警訊】

    ●無法停止與AI對話。

    ●覺得只有AI最懂自己。

    ●遇到問題或沮喪的事情會第一時間找AI,不會去找其他人。

    ●開始懷疑AI有超能力或特殊身份等。


最後,李旻珊強調,AI應該是作為輔助,而不是信仰,社會需要規範AI不能取代專業的心理治療,科技公司也應該減少AI中「過度肯定」的設計,若人在使用的過程中,開始對AI有「超越工具」的依附感,務必停下檢視,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心得: 拿同一個問題並問數個AI就可以看到神仙打架 (同一個問題 開啟不同對話問同一AI 就會有不同答案~AI幻覺),這樣就可以破破解了 哈哈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