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抓包假教授】論文大量灌水 神鬼教授應徵台大遭抓包 ~ 陳杏圓老師新聞
【台大抓包假教授】論文大量灌水 神鬼教授應徵台大遭抓包 ~ 陳杏圓老師新聞
資料來源: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E5%8F%B0%E5%A4%A7%E6%8A%93%E5%8C%85%E5%81%87%E6%95%99%E6%8E%88-%E8%AB%96%E6%96%87%E5%A4%A7%E9%87%8F%E7%81%8C%E6%B0%B4-%E7%A5%9E%E9%AC%BC%E6%95%99%E6%8E%88%E6%87%89%E5%BE%B5%E5%8F%B0%E5%A4%A7%E9%81%AD%E6%8A%93%E5%8C%85/ar-AA1yQQgD?ocid=msedgdhp&pc=U531&cvid=d8381845d7974df2f4c336e9454ff15a&ei=16
假博士應聘教職時有所聞,台大生物機電工程系不久前開缺,曾遭法院認證假造學歷的前逢甲教授陳杏圓,竟捲土重來應聘,離譜的是,她曾被查出偽造美國名校UCLA畢業證書、成績單及畢業論文,遭法院判刑,為了應聘台大教職,又將國外期刊跟自己英文縮寫相符的論文,檢附在應徵履歷,即使研究領域、著作人資料都有出入,仍大膽羅列,所幸在台大第一輪資格審查時就被刷掉,讓她過往靠矇騙當上教授的黑歷史再度被翻出。
全球掀起AI狂熱,這股旋風也吹進國內大專院校,台大去年申請入學最熱門的科系,即涉及AI領域的生物機電工程系,學生報名人數比前年成長近4倍。生機系向外徵才,規劃今年8月新聘2位專任教師,教授人工智慧、機電控制領域等相關課程,不料,第1階段徵選過程,一名宣稱擁有國立大學博士身分的應聘者,提供一長串顯赫的研究著作,意外吸引系上教師的注意。
本刊掌握,陳女此次檢附的文書資料,洋洋灑灑超過60頁,內容細數自己在相關領域的得獎項目與成就,像是曾主持台灣一家上市櫃科技公司(集團)多項計畫,合作金額高達新台幣2億元,並於2018年獲得台灣最佳產業趨勢評論獎,另在國際合作方面也有涉略,與馬來西亞多個大學合作產學研國際合作計畫,獲得馬來西亞科技部歷年最高補助金額等。
陳杏圓還不忘強調,她曾發表70多篇學術論文,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論著,並授權印度1項設計專利、菲律賓與美國各2項發明專利、世界發明專利2項,在國內也有2項發明專利等,藉此展現自己的專業。
儘管如此,台大生機系在資格審查時仍揪出她經歷灌水的證據。本刊調查,陳的資料提及,她曾獲頒ScienceFather Award,但進一步細查發現「學經歷、研究領域皆不符」;「她自述在多個期刊發表過文章,或擔任通訊作者,但不是查無文章,就是出現作者對不上、非陳杏圓本人的狀況。」知情人士透露。
光是初步審查,生機系其他教授就發現陳杏圓提供的資料,至少有10多處以上不符其所述狀況。
針對應徵台大教職的履歷恐有不實疑慮一事,陳杏圓向本刊表示,雖然她已多年不在台灣學界發展,但仍有許多朋友願意幫忙她,不少學校也認為她學術方面不錯,因此有些研究或論文即便跨領域,還是會找她協助、並讓她掛名,她並強調:「我還是有我的貢獻,這部分沒有不符學術倫理,我沒做什麼惡事。」
心得:
神鬼系列相關新聞收藏
又看到我碩士論文的口試委員之一的新聞了
超懷念的 一定要放在我的 部落格 好好珍藏
變相又認識了一個名人 真是於有榮焉
3 thoughts on “【台大抓包假教授】論文大量灌水 神鬼教授應徵台大遭抓包 ~ 陳杏圓老師新聞”
【台大抓包假教授1】用死亡證明偽造UCLA學歷 陳杏圓不甩遭判刑騙更大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50207inv007
遭逢甲解職後,陳委託自稱Jack的男子,偽造2011年3月20日在美國UCLA的畢業證書,相關入學申請、成績單、校友證與畢業論文也一併偽造,且為讓相關文書看起來更可信,又與Jack偽造假出入境資料。
直到2016年,陳為應徵台中勤益科技大學教職,委託不知情的林男,將這一系列偽造的UCLA畢業證書等學籍資料,連同假入出國日期證明書,一起併入應徵文件郵寄勤益科大,勤益校方為查證陳學位的真實性,洽請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協查,陳偽造美國學歷的劣行才東窗事發,由外交部向司法單位告發。
面對台中地檢署偵查,陳對所有犯行均坦承不諱,她偽造UCLA畢業證書的手法也跟著曝光,其偽造的畢業證書,貼有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驗證貼紙,竟是從他人向辦事處申請的死亡證明書取下,再黏貼於她的假畢業證書上,簽署人也被發現早在20年前就已從UCLA註冊組離職,甚至假畢業證書的格式與正版證書也大相逕庭,輕易就被UCLA校方識破。
全案經台中地方法院審理,審酌陳並無前科,最後依偽造文書罪判1年8月,緩刑4年,附帶向公庫支付15萬元。
至於涉升等詐欺案,台中地院一審判她1年6月,但二審逆轉改判無罪,理由是陳杏圓屬於被動、被審查的一方,倘若企圖矇混通過,所冒風險及須付出的代價均甚高,以她知識程度及升等送審經驗,不可能故意冒險為之,且她能否通過副教授、教授資格升等,主控權在逢甲大學及外審委員與教育部,非陳所能左右,成為全案逆轉關鍵。
【台大抓包假教授2】用AI換臉李英愛當形象照 作者拼音雷同論文竟變她的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50207inv008
曾遭法院認證假造學歷的前逢甲教授陳杏圓,近日應徵台大生機系教職,卻掀起內部議論。有教師發現陳提供的著作清單,涵蓋各大學術期刊及相關研究領域,甚至不乏得獎論文,但對照英文名字Hsin-Yuan Chen的學術專業以及發表的論文,發現只有撰寫者的英文拼音相同,是否真是她的作品,存有很大疑慮。
「台大應聘教職採三級三審制,第一關先過系上全體教師審查投票及外部委員審查,過了再送學院、校務會議,但陳杏圓在第一階段投票就被刷掉,而且票數很低,連第二階段審查都沒機會。」知情人士說,有審查成員用應聘者的名字Google,才發現這名Hsin-Yuan Chen就是曾被法院判刑假冒UCLA博士學歷,在逢甲大學任教的陳杏圓。
當年,逢甲校方發現,陳杏圓履歷所提供的31篇期刊論文內容不實,不僅予以解職,更一狀告上法院。
陳杏圓對逢甲學倫案曾解釋,是未繳交論文處理費,經補繳費後相關論文已刊登與公證。另有網路部落格以「學者悲歌」為題聲援陳,認為學術界很容易透過黑函等手段,形成輿論壓力進而撂倒毫無防備的學者,「一般人以為學術世界非常單純,然而這個小小世界的黑函,卻比起其他領域都來得多。」
對於種種黑歷史,陳杏圓回應本刊,強調逢甲學倫案對她傷害很大,尤其外界不清楚學界實際運作狀況,致使她十多年來遭受諸多網攻,只能慢慢澄清,並離開台灣學界,但因熱愛學術轉赴國外發展,「那段日子非常痛苦。」可她為人師表,相關言論是否能被接受,答案已經很明顯,且對自己遭外界翻出學經歷、著作、論文都有造假的事實,陳至今依然無法自圓其說。
逢甲前教授陳杏圓 冒用論文竟兩度升等 【聯合報╱記者游振昇、莊亞築/台中報導】 2011.11.15 03:19 am
https://iambizy.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5.html
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前系主任陳杏圓被控為升等副教授、教授,從期刊上影印他人論文,向學校教評委員會謊稱是她的著作,從助理教授一路升為副教授、教授,昨被台中地檢署依詐欺罪起訴。
四十歲的陳杏圓,二○○○年進入逢甲任助理教授,四年後升副教授,前年初升教授,曾獲救國團青年獎章、亞洲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二○○六年前往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逢甲大學主秘唐國豪指出,陳已於前年辭職,當時是校方接到檢舉,調查發現確實有瑕疵,報教育部撤銷她的副教授、教授資格,且十年不得再提升等,懲處相當重。陳辭職後提行政訴願,校方尊重司法調查結果。
檢方指出,陳杏圓施以詐術,向逢甲大學教評委員謊稱這些論文是她在期刊上發表過的著作,致委員陷於錯誤,先後讓她通過副教授、教授資格升等,每月薪資分別增五六一八元及五六九九元。兩次升等時間間隔三年,屬兩次個別詐欺,應分別論罰。
檢方起訴指出,陳杏圓明明知道自己未在「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and Dynamics」等論文期刊上發表著作,為讓自己升為副教授、教授,分別在二○○五年一月、二○○八年十二月,影印期刊上的論文,申請升等。
陳在審查會上向教評會委員謊稱,這是她在期刊上發表的著作,逢甲大學的教評委員信以為真,先後核定通過升等為副教授、教授。
陳杏圓在檢方開庭時否認指控,表示自己確曾在這些期刊投稿,並表示目前有很多電子期刊,不一定會有紙本,但上期刊投稿系統就可得知著作是否被接受。
檢察官請法務部函轉外交部,將陳申請升等的論文送到美國追查是否在期刊發表,查出結果部分論文作者並非陳杏圓,有些專文依陳提供出處,查閱電子期刊資料庫,也查無結果,檢察官因此認定陳施以詐術,向逢甲大學教評委員謊稱她在期刊上發表過的著作,致教評委員陷於錯誤,讓她通過副教授、教授資格升等的申請,兩次升等申請,等於有兩次詐欺犯行,需分別論罰。
升等三級三審 陳順利闖關「不可思議」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修瑞瑩、張念慈/連線報導】 2011.11.15 03:19 am
逢甲大學前自控系主任陳杏圓冒用他人著作升等,外界質疑逢甲審查作業有疏失,逢甲解釋,著作都是送外評選,學校僅依外評分數做考評,各校審核升等著作皆如此。
但清大、交大、成大等校都強調,教授升等需經過三級三審,陳能順利闖關「不可思議!」
成大主祕陳進成表示,他不能理解陳為什麼「這麼幸運」,因為網路發達「易抄也易查」,只要落實校內外審查論文機制,不太可能一路都沒人發現。
陳進成表示,老師申請升等的論文,各系是審查第一關,老師平日有沒有做研究、有沒有指導學生,系上最清楚,如有疑慮,第一關就會刷下來。
清大副校長葉銘泉指出,教授升等需經「系、院、校」三關,「系」的部分會由系教評會審查,通常都有與升等者同領域的教授參與;到了「院」層級,升等論文才會送校外專家審查;不解有專家把關,怎會沒發現。
交大學務長傅恆霖也表示,交大升等和清大一樣,如果冒用他人著作,在此階段一定會被發現,「要像這名教授幸運地沒被發現,實在不可能。」
逢甲大學主任秘書唐國豪指出,老師升等為求公正,著作都是委由校外該領域專家組成的小組評選,外評分數達標準,才會排入教評會議程審核,基於相信專業原則,不太會懷疑外評結果。
外界質疑陳升等送審,逢甲為何沒有要求送論文正本?唐國豪說,可能是受資料電子化影響,陳當初提交電子檔,外審委員沒再去確認是否為陳所寫,「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狀況」,委員只專注做內容審查,才讓她過關。
逢甲表示,目前老師升等著作仍交由外審,但校內會先確認著作是否為原創、真的有發表,由系辦公室先行把關,有了前車之鑑,相信外審委員也會提高警覺。
陳兩年前突離職 學生:資電院之花去哪?
【聯合報╱記者莊亞築、張弘昌/台中報導】 2011.11.15 03:19 am
被檢方依詐欺罪起訴的逢甲大學前教授陳杏圓住台中,記者昨試圖與她聯繫,家人稱她不在家,不願表示意見。
陳杏圓已離開逢甲兩年多,當時她突然離職,網路上曾引起學生熱烈討論,學生都在問:「為什麼她突然不見了?」有學生點出「聽說她抄襲文章出事了」,還有學生認為陳杏圓長相清秀,評論她的離開為「可惜,資電院之花沒教了!」
逢甲自控系網頁上的師資陣容早已將陳撤掉,但在師資培訓頁面上,簡介系所老師參與國際交流會議、提出升等的成就中,仍可見陳名字。校方解釋,或許是舊版網頁,詳情要再查,但若是陳過去曾參與的會議,畢竟是事實,也不能隨意拿掉。
小檔案/陳杏圓 曾獲青年獎章
【聯合報╱莊亞築】 2011.11.15 03:19 am
陳杏圓是成大航太所博士,曾出版「人工智慧」一書。二○○八年進入逢甲大學,先後任教航空系、自控系助理教授,專長領域是機電整合與導航定位系統。曾獲得亞洲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是國內私立大學研究人員拿獎首例,各界對她都相當看好。
兩年前,她偽造著作參與升等後離開逢甲,同年三月,她才剛拿下救國團青年獎章,獲總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