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到底是均貧還是均富?我們用「購買力」告訴你真相 [中階級: 每日 $10 ~ $50 元美金,也就是 300 元到 1500 元台幣 ]
台灣人到底是均貧還是均富?我們用「購買力」告訴你真相 [中階級: 每日 $10 ~ $50 元美金,也就是 300 元到 1500 元台幣 ]
美國權威智庫 CSIS 的 這篇報導 ,意外引起台灣媒體的關注與網民不同解讀。有一派的看法是,根據 CSIS 這份中產階級統計,台灣是 亞洲均富國家 ,甚至超過日本。但也有 PTT 網友分析 認為,台灣中產階級收入少花費多,反而應該是均貧,雖說該名網友也被更多網友認為,引用錯誤的分析做錯誤的結論 ,太政治性。
《副業學校》這個頻道,就是給中產階級上班族,協助上班族透過副業替自己加薪。因此中產階級究竟是均富還是均貧,這篇 CSIS 報導也引起我很大的興趣。詳細去看原文,有關中產階級的定義,是以每日 $10 ~ $50 元美金,也就是 300 元到 1500 元台幣,當然這是平均值,以每個月包含各種花費之後的平均。
但不要被這美金 $10 ~$50 元,然後直接換算成台幣所誤導,我看很多網路討論都是談這個。原文還有描述,這個金額是採用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也就是「購買力」來換算過。
這個「購買力」名詞對一般網民可能就比較吃力了,因此就會誤導直接用了美金 $10 ~ $50 元支出作討論,網民就會酸說,經濟這麼慘,每天只能花台幣 300 元,居然説是均富,應該是均貧才對。
我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讀書時,對經濟學是起了很大的興趣,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是全美最頂尖的前五大商學院之一,出過非常多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在第一堂的經濟學,我就對這個「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parity,有很深刻的印象。
購買力的意思:我們賺的錢能買多少東西
購買力是這樣的,每個國家不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未開發國家,不管匯率如何,人均所得等等各種數據,每個人賺多少錢最後還是要回到能買多少東西。例如收入 100 元,但一顆雞蛋要 1 元,則佔收入百分之一。比起收入 50 元,但一顆雞蛋只要 0.1 元,只佔收入五百分之一,肯定後者的「購買力」比前者大。
富有的國家收入高,但生活支出也高,貧窮的國家收入低,但生活支出也低。但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收入高但生活支出低,譬如說賺美金花台幣就是這概念。
大麥克指數:購買力的優良指標
經濟學家找到了一種商品完美符合理論跟現實,那就是麥當勞的大麥克 Big Mac,而且是單點不含薯條可樂。
每個國家的麥當勞,都一定會賣大麥克,而且通常就是一號餐。而大麥克的品質是各國均一的,你可以預期在巴黎吃到的大麥克,肯定跟台灣一模一樣。這是真的,我之前在巴黎旅行,因為法文很難去餐廳點菜,就吃了好幾頓麥當勞,只要比個手勢根本不用跟店員對話,就能夠點大麥克,味道就跟台灣的麥當勞一模一樣。
因此,完全相同的商品,背後供應商也用同樣的水準生產,透過全球不同國家的大麥克售價,換算成美金,就能夠對照出各國的購買力,這就稱為大麥克指數。
台灣的大麥克指數,在各國中是偏低的
大麥克指數是經濟學上一個被認真看待的統計數據,由經濟學人這本著名雜誌所統計,每年出版當年統計數據。
以 2019 的統計,台灣一個大麥克不考慮特別促銷,售價美金 2.24(約台幣 69)元,相較於美國要美金 $5.58 元,中國大陸為美金 3.05 元。也就是說,台幣 100 元的購買力,可以吃到一個大麥克,還能喝杯可樂,但在美國就吃不起大麥克,在大陸話差不多就是買到一個大麥克。
大麥克指數通常跟國家的物價水準成正比,例如指數最高的國家,瑞士、挪威、瑞典、美國等,都是屬於已開發國家,物價高昂。但台灣的大麥克指數,在全球幾乎是處於最低的區間,在我們旁邊的國家,像是印尼、羅馬尼亞、南非等,生活水準都比台灣低。
台灣中產階級購買力強
回到 CSIS 這篇報導,你就理解報導中的中產階級每日支出,不是指真的花美金 $10~$50 元,而是指購買力。美金十元在台灣能購買 4.46 個大麥克,但在美國只能買 1.8 個大麥克,因此美國的中產階級必須要能賺更多,他的實質購買力才能夠跟台灣相當。這樣的理解,也符合美國的薪水高,但是消費也高這傳統認知。
當然網民又會說,台灣物價低是因為低薪所造成,所以一切都是萬惡的〔看要罵哪個總統〕所害,經濟倒退比不上四小龍,造成我們就跟印尼、羅馬尼亞等一樣。但就又要回到 CSIS 的中產階級指數來看,台灣的中產階級佔人口百分比,低中高三個等級加起來高達 99.3%,而印尼的中產階級全部加起來僅有 14.12%。這代表了台灣不僅普遍性生活水準有一定的等級,且實質的購買力也強。
台灣的購買力比中國略高
但若以台灣跟中國大陸來做比較,許多人不是覺得中國大陸的消費都比台灣高嗎?是的,以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好像整體的消費都比台灣貴很多,但消費是相對的,必須比對同樣等級的民生支出在兩邊的花費,不能用在北京買 LV 包包比台灣更貴,來說北京消費高。
麥當勞在中國大陸跟台灣,都是屬於跟當地一餐飯差不多的價格,大麥克若以美金 $2.24(台幣 69 元),一般人可以選擇吃大麥克,也可以買排骨便當,價格都很接近。而大陸若以有冷氣,同等乾淨程度的餐廳,幾乎是跟麥當勞的大麥克美金 $3.05(人民幣 15 元)相當。
購買力統計並沒有考慮房價
網友看到台灣中產階級比率這麼高,居然是亞洲均富第一國家,直覺那怎麼不把高房價也算到裡面,房價這麼高薪水扣掉房租之後,都只能當個苦命上班族,哪還能稱上是均富的中產階級。
這是牽涉到了可分配所得,一般來說是會把收入扣掉要繳的稅,當作可分配所得。例如以前我在美國工作,收入的 1/3 要繳稅,這部分就不能算是我可支配(就是可以花的錢)收入。而提到房價,但在購買力統計上是沒辦法把房價放入考慮進去,畢竟同樣是收入 22K,住在台北跟住在南投,能夠享用的生活水平就有不同。
不管以 CSIS 的中產階級統計,或是用大麥克指數,生活在台灣也許你老是埋怨低薪、高房價等等,但很多種統計數字都真實的呈現,住在台灣真的是很幸福,購買力強且中產階級相對占比高,人民日子並沒有我們想得這麼痛苦。
心得:原來受雇者月薪資超過5萬就不算中產階級,因為日薪超過1500
4 thoughts on “台灣人到底是均貧還是均富?我們用「購買力」告訴你真相 [中階級: 每日 $10 ~ $50 元美金,也就是 300 元到 1500 元台幣 ]”
打工族(月領9000)~月薪45K 都是中產階級
這範圍一定市政府訂的 哈哈
不對吧,記得之前幹話王明明說我們平均月薪是5萬多的呀,小於5萬多的,都是拉低平均的貧窮人
你說的一定是這一篇
http://jashliao.eu/yourls/fgtukvz
國人平均月薪5萬元?行政院:絕對有憑有據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001/2992139/
政院:平均薪資近5萬含獎金 柯文哲有所誤解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95938
台灣平均月薪近5萬!你是拉低平均值的那70%嗎?
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1705
賴神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