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失智/老人癡呆)是什麼?
「阿茲海默症」(失智/老人癡呆)是什麼?
一種大腦疾病,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故以此命名。與正常的老化現象不同,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
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約8%,80歲以上約20%,90歲以上高達40%,全球罹患人數更超過5000萬人,且目前無藥物能治癒,只能緩解症狀。
症狀與階段分類
第一階段時,患者並無任何外顯病徵,但大腦卻已發生變化,此階段可持續數年;
第二階段時,患者出現輕度認知障礙,例如困惑、難以做決策、無法記得近期的對話等。
第三階段後,病徵變得相當明顯,出現短期記憶力喪失、難以解決問題、決策能力不佳、情緒變動、遺失物品、迷路、無法表達自我等,患者通常在此階段確診。
第四階段逐漸演變為中度失智,不僅第三階段的病徵加劇,長期記憶受損程度增加,開始忘記或認錯親朋好友,需要更多照護才能避免危險情境發生。
第五階段的患者,不僅無法表達溝通、喪失自我感知能力,連走路、抬頭、大小便等身體功能亦失去控制,出現困難吞嚥、拒絕進食等情況,最終導致死亡。
預防、延緩阿茲海默症 可以這樣做
多動腦、多運動、多與人互動、保持愉快心情、採地中海型飲食、保護頭部、維持健康體重,且避免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戒除吸菸習慣。
One thought on “「阿茲海默症」(失智/老人癡呆)是什麼?”
新研究:血液檢測確診阿茲海默症 準確度逾9成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other/%E6%96%B0%E7%A0%94%E7%A9%B6-%E8%A1%80%E6%B6%B2%E6%AA%A2%E6%B8%AC%E7%A2%BA%E8%A8%BA%E9%98%BF%E8%8C%B2%E6%B5%B7%E9%BB%98%E7%97%87-%E6%BA%96%E7%A2%BA%E5%BA%A6%E9%80%BE9%E6%88%90/ar-BB1qNsNU?ocid=msedgntp&pc=DCTS&cvid=83ac6879f8d2424e91b2792ae9705564&ei=13
衛福部今年3月公布,全台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近8%,約達35萬人,失智類型以「阿茲海默症」最多,成為高齡社會關注的議題。《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28日刊登一篇新研究,指可以用特定的血液檢測來確定健忘、失憶的狀況是否為阿茲海默症所引起,準確度達到91%。
這份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學研究團隊發表,針對1200名平均年齡74歲,正在接受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評估的長者進行「p-tau217」血液檢測,再將血液分析報告與他們的認知測驗、腰椎穿刺檢測結果進行比對,「失智症狀越嚴重,血液檢測的精確度也越高」。
「p-tau217」檢測可以測量血液裡的tau蛋白,若在人腦中異常堆積與腦神經糾結,便引發阿茲海默症;此外,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還有β澱粉樣蛋白老化堆積形成斑塊,但tau蛋白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關係更為密切。
專家強調,雖然檢測準確率逾9成,但並非萬無一失,建議在做過記憶和認知測驗、電腦斷層(CT)掃描後,再做血液檢查來驗證,而不是用在健康的人身上,來預測他們是否會得阿茲海默症。
研究也比較現行阿茲海默症的檢測方式指出,大多數失智症專家使用的檢測方式準確率為73%,這還不包括昂貴的正子斷層造影或侵入性的腰椎穿刺,雖然腰椎穿刺抽取腦脊髓液檢驗可以接近完全精準。此外,初級醫療中的醫生診斷準確率則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