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五戒
三皈依/五戒
資料來源:http://www.ctworld.org/dialogue/2008/2008-08/0816-03.htm
三皈依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修行學佛,要先受三皈依,也就是歸向、依靠「佛、法、僧」三寶,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憑此生生世世不離正法,永離惡道。皈依三寶後,才是正式的佛教徒,如上學要先註冊一樣,具有正名定份的作用,皈依後有三十六個善神守護皈依的行者,並獲三寶慈光加被。
皈依是皈順、依靠的意思。初學佛的人,信心不堅定,能力智慧不充足,必須要依靠三寶,藉由三寶的庇護和指引,成就學業、事業和道業。並由外在的三寶作為指導,啟發我們本自具足的自性三寶。
皈依又有迴轉、回頭的意思。為什麼要回過頭來?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背棄三寶,所走的路都是錯誤的,所以現在要把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捨棄過去的邪見,皈依我們的自性,這樣子才能度脫自己的生死。
皈依三寶,第一皈依佛,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校的學制一樣,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淨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當皈依十方一切菩薩僧、十方一切聲聞緣覺僧、十方一切清淨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們應當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他的教導,這樣才不會走錯路。皈依最好選擇一個有道德、有學問、有行持的師父,經常親近這位師父的言行、思想,無形中我們亦能霑到幾許光明與功德,同時供養了真正的大善知識,能種廣大的福田。如果在某一個時間,找不到這種善知識,可以在附近找一個真正受過三壇大戒的出家眾皈依。
佛弟子一定要皈依三寶,並願所有的皈依者,常發如是願: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皈依三寶的功德
《俱舍論》卷十四有云:「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大乘義章》卷十:「所謂歸佛、歸法、歸僧。依佛為師,故曰歸佛;憑法為藥,故稱歸法;依僧為友,故名歸僧。問曰:何故偏歸此三?以此三種畢竟歸處,能令眾生出離生死,稱涅槃故。」
《優婆塞戒經》:「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
《善生經》云:「若人受三自歸,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三歸者其福過彼,不可稱計。」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有云:「四有州中滿,二乘果有人盡形供養,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以諸福中惟三寶勝故。」
大毗婆沙論云:「謂為受已信敬三寶,諸天善神必擁護,不令橫死、不遭病難,不墮惡趣、得生天人中。」
皈依三寶可獲三十六位善神護祐,得以消災免難,來生並能生天、人中;且皈依三寶之佛弟子,在未來彌勒佛說法的龍華三會上,聞佛法意,即可得證解脫。
宋代文學家,亦是三寶弟子之蘇東坡先生曾言:「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三寶實為宇宙人生最究竟之依歸。學佛之人,皈依佛、法、僧三寶,應學習佛陀行儀,奉行佛之教法,恭敬僧寶,藉由皈依事相上之三寶,進而啟發自性三寶,方為皈依三寶之鵠的。
五戒
道在紅塵鬧市修 全憑五戒作根由
佛法以人為根本,人道則是因持守五戒而來。受持五戒將來就可以獲得人身。人有貧窮、富貴、壽夭、智愚、美醜、高矮,這些都是因持守五戒的清淨程度不同而造成,五戒雖然簡單,但要把五戒持的清淨,也是非常不容易。
五戒戒條:
.不殺生: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人、動物、小昆蟲及墮胎。
.不偷盜:對於一切財物,乃至一草一木,非自己所有而取,或是不論用任何手段,如騙取、強奪、霸佔等,皆算是偷盜。
.不邪淫:不與正配以外的人行淫。(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皆名之為婬。)
.不妄語:不說謊、搬弄是非、惡口罵人,危害到他人。
.不飲酒:不喝酒,乃至於不勸人喝酒、不入酒家、不思念飲酒。(喝酒會使人神智昏昧,來世感愚癡的果報)。
發心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男眾稱為優婆塞,女眾稱為優婆夷。受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謢持,持滿分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護持。持戒嚴謹的人,就成為世間的人上人,感獲大富大貴的果報;持中品戒的人,感得一般的富貴;持下品戒則可保人身。若是持下下品戒,雖得人身,六根卻不能具全。所以想要修行及提昇,必須從清淨身口意做起。
佛法講五戒,儒家則講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五常與五戒差不多,不過五戒非常顯明,有條有理,一說出來馬上就知道。儒家的五常,仁就是要有慈悲心,做仁人君子,不要殘害眾生;義就是義氣,不要人家的東西,仗義施財;禮即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禮貌,男與女之間也要有一種禮節;智就是要有智慧,不飲酒使心智不昏昧,就是有智慧;信就是信用,不妄語就是有信用。所以五常與五戒也是相通的。現代有些人雖然不信佛教,但是也知道要做好事,不做壞事,同樣是不殺生、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將來的果報亦都屬於人道的果報。
古德有言:「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五戒作根由,殺生戒除慈心大,不貪財物廉潔優,見色不貪性清淨,葷酒永斷性長流,欲學長舌莫妄語,成佛不須出世求。」
希望大眾把握今生,持守五戒,切勿空過,枉受輪迴之苦。
受持五戒功德
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間諸善法戒之根本。《善生經》云:「若有說言,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應當至心受持五戒。」
《七佛經》云:「若有人能受持五戒,感得二十五神侍衛。」
《辯意長者子經》云:「佛為辯意長者子,要有五事行得生天。以偈頌曰: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解脫;一切受天位,身安光影至。
不盜常大富,自然錢財寶;七寶為宮殿,娛樂心常好。
男女俱不婬,身體香潔淨;所生常端正,德行自然明。
不欺口氣香,言語常聰明;談論不吃蹇,所說眾奉用。
酒食不過口,無有誤亂意;若當所生處,天人常奉侍。
若其壽終後,二十五神迎;五福自然來,光影甚煒燁。」
《優婆塞戒經》云:「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行,自在無礙不失財物,然得無量無邊福德。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One thought on “三皈依/五戒”
叢林薰修:五戒的制戒因緣
http://www.buddhism.org.hk/study/Article.aspx?id=1954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需要全體佛教信徒都必須遵守。與佛教的其他戒條一樣,五戒戒條的制定都是因為弟子在言行舉止等方面違背了佛教教義的根本精神。佛陀為了保持佛教教團的純潔,使佛教能夠健康地發展,才對五戒的戒條作了具體細緻的規定,以規範弟子的身語意等行為。佛教五戒每條戒的制定,都有其來由。本文現對五戒的制戒因緣作簡要的論述,以使讀者對佛陀制定五戒戒條的緣由有全面的瞭解。
一、不殺生戒的制戒因緣
不殺生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不殺生戒要求佛弟子不能殺害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的生命。這些有情識的眾生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各種動物。佛教是慈悲為懷的宗教,慈悲心的最主要表現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而奉行不殺生戒是培養慈悲心的最直接的實踐。佛陀對不殺生十分重視,並將不殺生戒置於五戒之首。
不殺生戒的制戒因緣,在《四分律》卷二中有記載:
佛陀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說法後,佛告訴諸比丘,他欲於奢能伽羅林中坐禪兩個月,「汝諸比丘勿使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所有的比丘,遵照佛陀的吩咐,半月內,除送飯給佛陀的比丘之外,沒有人打擾佛陀的靜修。
在佛陀靜修期間,有的比丘在修不淨觀時,因為沒有佛陀及時明確的指導,修行出了問題。他們見到自己的身體是如此的骯髒無常,由此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慚、厭惡,覺得生不如死,再加上外道神魔的誘惑,他們極其厭煩自己有身體,有的人用刀自殺,有的人服毒自殺,有的投岩自殺,也有的讓別的比丘自殺。有些比丘來到鹿林梵志的住處,對鹿林梵志說:「賢首!汝能殺我者,衣缽屬汝。」在魔神的鼓動下,鹿林梵志隨即以利刀殺害了那些比丘,依次殺掉的比丘有六十多人。待到佛陀從靜修中出來,在十五日為眾比丘說戒時,發現前來參加布薩的比丘明顯減少,佛陀便詢問這些比丘的去處。阿難便告訴佛陀,在神魔的引誘下,眾比丘因修不淨觀而引發自殺他殺的事件。佛陀知道這一情況後,非常吃驚,為避免傷及眾生性命的事件再次發生,因而制定了不殺生戒:若比丘手自殺,人斷其命,是比丘得波羅夷罪,不共住。
佛陀在戒條中規定,如果任何比丘故意自殺、殺害他人,或讚歎死亡之美,或者勸告別人自殺,都犯了波羅夷不共住之罪。
佛陀最初制定不殺生戒的物件是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佛弟子又將不殺生戒的物件擴展到不殺害動物和植物。不殺生戒的制定,對保護眾生生命,培養佛教信徒的慈悲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被歷朝歷代的佛弟子信受奉行。
二、不偷盜戒的制戒因緣
不偷盜戒是五戒中的第二條戒。所謂偷盜戒,又稱不與取戒,也就是不經過別人的同意或知曉,私自取走別人的財物。或者看到別人的財物雖然沒有實施盜竊的行為,但對財物起了盜竊的念頭,都稱為偷盜。偷盜是引起公憤的醜惡行為,偷盜的人不從事正當的職業謀取生活資料,而是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別人的勞動成果,給他人的財產和人生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應當嚴厲禁止。
在佛教戒律中,不偷盜戒也有其來源。據《四分律》卷一記載:
佛陀游化羅閱城耆闍崛山時,遵照佛陀的教誨,比丘們在雨季開始之前,在仙人山邊用草木搭起一個個簡陋的茅草屋。雨季開始之後,比丘們一人一間,在茅屋裡面住宿或者用功辦道,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結夏安居。結夏安居後,比丘們各自拆除自己的茅草屋,然後開始了居無定所、隨處乞食弘法的生活,以便防止比丘在某一處因長期居住而對衣食住等身外之物產生貪愛與執著。其中有一位名叫檀尼迦陶師子的長老,在結夏安居後,並沒有依照佛陀的教導拆除茅草屋、四處弘法度日,而是保留了自己的草屋,一直住在裡面。
有一天,當他外出乞食歸來,發現自己的草屋早已被砍柴人拆除,搬回家中當柴火燒掉了。無可奈何之下,檀尼迦陶師子又用草木造了一個新草屋,可是不久又被砍柴人拆除。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發生之後,最後,他造了一所小而精緻的泥屋,色赤如火,非常漂亮。佛陀見到後,又令人把這個草屋拆掉了,因為那不符合律制。正當他煩惱之際,突然想起了他出家前的一位老朋友,正管理著皇家木材。檀尼迦陶師子便以國王已應允為由,來到倉庫裡取了一些夏季防洪用的木料,砌成了一座木屋。
當時的摩揭陀國頻毗娑羅王知道後十分生氣,警告檀尼迦陶師子說:「那是防洪的木材,盜取的人犯死罪!」佛陀知道此事之後,覺得這種行為有損出家人的形象,也違犯了國法,因而制定了不偷盜戒。不偷盜戒的制定,對維護社會大眾的財產安全,培育僧眾高尚的人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不邪淫戒的制戒因緣
不邪淫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條。佛教認為淫欲心是障礙道業成就的因素之一,也是人流轉生死的根本。在俗世中,淫亂行為的發生不僅擾亂了人倫道德,而且也影響了家庭的和睦與安定。自古以來,淫亂行為都受到人們的指責與唾駡。
在佛門中,戒律規定佛教信徒必須受持不邪淫戒。不邪淫戒規定在家信徒要對自己的配偶忠貞不渝,不與配偶之外的人發生不正當的關係;對於出家人而言,要不淫,就是不能有淫欲的念頭和行為的發生。
不邪淫戒的制戒因緣,是源於佛陀的弟子須提那子犯淫欲,佛陀才制定了這條戒。據《四分律》記載:
佛陀成道之後十二年,從喬薩羅國遊化到跋耆國的毗舍離城,住在大林重閣精舍。須提那子隨佛出家八年後,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鄉,十分高興。當他隨眾托缽時,經過自己的家門口,因他離家八年了,新的奴婢都不認識他。他的父母見到自己的兒子經過家門而不入,而是逐戶乞討殘飯,心中很難受,傷心地對須提那子說:「我家富有四海,財物無量。你卻沿途乞討,令我們丟盡顏面。你還俗吧,享受五欲之樂,家中財物任你佈施。」須提那回答說:「梵行的生活令我快樂、充實,我深深地體會到,財寶是身外之物,是煩惱的根本,於我何益?」但他的父母每天都來看他,用各種方法說服須提那子還俗。最後,他的父親說:「我家的財寶無數,卻只有你這一個獨子。你出家了,家業無人繼承,你安心嗎?我們百年後,這些財寶無人繼承必會充公,入梨車毗王庫藏。你的賢妻八年來一直等著你回來。」須提那子仍然不為所動。最後,他的父母說:「我們別無所求,求你看在我們孤苦伶仃的份上,為我們生一子吧,使家業有繼承人。」須提那子心想,我若不給父母留下繼承產業之人,他們一定會繼續苦苦相逼,令我煩惱。不如為他們生一子,也算盡了孝道,我的麻煩也許會了結。
於是,須提那子為了滿父母之願望,三次與其前妻行淫欲,被僧團內的比丘認為行為不檢點、不潔淨,於是將他的過錯稟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大會,對須提那子進行譴責,佛陀說:「你的所作所為有損比丘的威儀,不是潔淨的行為,是不應當做的。」因為須提那子與前妻行淫欲的事,佛陀為此制定了不邪淫戒。規定在家信徒不得與夫妻之外的男女行淫,出家人完全戒淫。
此後,不邪淫戒的的範圍不斷擴大,不僅做了淫亂之事是犯淫戒。而且一個人起淫心動念,也屬於違犯了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的制戒因緣
妄語是對別人說虛妄不實的話語。說妄語的人往往對人隱瞞事實真相,欺騙別人上當受騙,或者令人處於對某件事的誤解之中。佛教認為,一個佛教徒,必須對人誠實守信,這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前提。如果一個人經常以妄語騙人,達到滿足自己私心的目的,他最終會失去別人的信任與尊重。因此,佛陀非常反對弟子打妄語,並將妄語戒規定為佛教的基本戒條,要求所有佛教信徒都必須遵守。
與其他戒條一樣,佛教不妄語戒也是因為弟子中有人說了妄語,影響了僧團的聲譽,佛陀才因此制定了這條戒。
對於不妄語戒的制戒因緣,在《十誦律》中有詳細的記載:
佛陀成道後第六年,有五百位比丘跟隨佛陀在毗舍離結夏安居。這時由於發生了大饑荒,導致無數人被餓死,以至於白骨遍地,無人收屍。在此安居的比丘的生活也極端困難,難以繼續生存下去。佛陀因此召集比丘們說:「乞食這麼困難,我們不可能聚集在一處結夏安居了,大家分散到各地安居,讓居士的負擔減少,各位也不至於受到饑餓的威脅。」
眾比丘依教奉行,到各個鄉鎮結夏安居,三個月以後又回到毗舍離一起自恣。大多數比丘都因為缺少食品而餓得面黃肌瘦,衣衫襤褸,而有少數比丘容光煥發,腰肥體胖,衣著光鮮亮麗。佛陀一一詢問弟子:「你們安居托缽的情況如何?」面黃肌瘦的比丘說:「我們是托缽了啊!但是正值饑荒,居士們自己都沒有東西吃了,怎麼會有多餘的食物分給我們呢?」
容光煥發的比丘得意地說:「我們剛開始也化不到食物,後來為了獲得信眾供養的食品,以度過難關,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即在信徒面前相互讚歎上人法:某比丘已經證得初果、二果、三果;某比丘已得初禪、二禪乃至得六神通。」信徒得知後,心中想:「好不容易有證得聖果的比丘到我們村裡來,若供養他們,一定能得到無量的福德!」於是便把僅有的食物拿出來,不但不供養父母、親朋好友,連自己也捨不得吃,而是拿來供養自稱證果的比丘們。日復一日,他們因得到充足的食物而自然榮光潤澤、氣力充足。其實,他們都是凡夫僧。是因為他們利用謊言騙得了信徒的信任。
佛陀得知原因之後,呵斥他們說:「愚癡比丘,你們竟然把佛法作為討生活、騙取衣食的工具!為了口腹利養而謊稱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高妙,這是盜人飲食的賊!是世上最可惡、最可厭的賊!」為了防止以後有弟子再犯類似的錯誤,佛陀就給眾比丘制定了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的制戒因緣
對普通人來說,適當的飲酒對活絡筋骨,促進健康會有一定的好處。酒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招待客人的必須品。俗世中,在招待客人時如果沒有酒,仿佛就不成禮儀。在現代社會,酒成了人們聯絡感情的重要媒介,很多難以辦成的事情,如果誠心請人一場酒,再難辦的事情也都能迎刃而解。由於酒具有多種功能,酒也成了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實現自己陰謀的手段。於是,很多有關酒的俗語層出不窮。比如「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酒醉心裡明,罵的是仇人」、「話是酒攆的,兔子是狗攆的」等等,都說明了酒對人造成的負面作用。同樣,如果飲酒不知道節制,往往也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
對於佛教徒來說,除了治病的需要外,佛陀是嚴格禁止飲酒的。佛陀之所以制定不飲酒戒,是因為佛弟子中有人因為飲酒而有損出家人的形象。
關於佛陀制定不飲酒戒的緣由,在《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經中,有具體的說明:
佛陀住世時,曾於某年結夏安居結束後,帶著弟子們游化各地。他們來到支提國中一村落,村民見到佛陀都很恭敬。當佛陀帶著弟子們走出村外,正要朝著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時,這些敬重佛陀的民眾關心地告訴佛陀說:「那個拔陀越村去不得,因為村裡有一所修道院,院裡盤踞著一條毒龍,性極暴惡,時常危害我們的莊稼和村民,它住在院內的一個水池邊,天上的飛鳥、陸地上爬行的動物及水中的魚等,一靠近就會有生命危險。」佛陀微笑著表示謝意,不過還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隨從弟子中有一位善來長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龍的神通本領。他自告奮勇要去修道院降伏毒龍,佛陀准許了他的請求。於是,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內的某個角落靜靜地打坐。沒多久,毒龍果真出現了,它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則以權巧方便的方法,降伏了毒龍。因此,四面八方的人對善來長老都極為敬重,爭先恐後前來供養他。
一天,當他遊化到室羅筏城時,有一位信徒供養他可口的飯菜,但因菜較鹹,一會便感到非常渴,這位信徒自思:我所供養的食物極為肥膩,如果供養他冷水,可能會生病,我倒會罪過無邊。倒不如權巧方便,以酒代水,既止渴又有益健康。於是便拿來美酒供養這位聖僧。善來長老一點也不知曉,一飲而盡。然後拿起衣缽前往佛的住處。快要到達時,酒性大發,頭暈目眩,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覺,衣缽錫杖散落一地,極為狼狽,一陣風吹來,全身坦露,但善來長老全無知覺。
佛陀和比丘們受供後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來長老躺在地上,比丘們趕緊將他扶回精舍,然後將他扶到佛陀面前,讓他躺在地上,頭向著佛陀。酒醉中的善來長老,躺在地上翻來覆去,後來變成了腳朝向佛陀。當他醒來發現自己的腳朝向佛陀,感到十分慚愧,趕緊起身頂禮佛陀,請求懺悔。佛陀問比丘們:「以前的善來長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說是。佛陀又問:「現在他的腳朝向我,這樣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說:「已經失去恭敬心了。」佛陀又問:「善來長老先能降伏毒龍,現在還能降伏一隻癩蛤蟆嗎?」比丘皆說:「不能。」佛陀便利用此機緣,告誡諸比丘,「喝酒會讓諸比丘的智能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會破壞莊嚴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絕對不能喝酒,要潔身自愛。」從此,比丘僧團中就有了不飲酒的戒律。這就是佛陀制定不飲酒戒的因緣。
與社會法律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根源一樣,佛教五戒的制定也都有其因緣。作為佛教信徒,瞭解佛陀制戒的因緣,對正確認識佛陀制戒的意義,幫助我們認真持守五戒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