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子書經營之道


iThome 網站首載:我的電子書經營之道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都有技術書籍出版社伸出觸角試探電子書市場,從消費角度來看,購買、使用電子書對程式人不算新鮮事,然而從電子書經營角度來看,無論是內容、頁數、訂價、格式、版面、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限制與否等,都還在摸索之中,就我的觀察與實驗來說,無論是電子書或紙本書,內容只是觸動購買的出發點。

從紙本書經營談起

我第一本以個人名義出版的紙本書始於2005年,內容主要基於個人網站上經營的技術文件,曾經將多年累積的技術文件整理成(紙本)書的作者都知道,兩者之間還有一段距離,因而仍需有足夠動機,才能讓成書念頭化為行動,在我第一本紙本書前言中就談到「對於一些好的文件或電子書籍,我總是會將之列印下來,好處之一是方便劃線註記,而且不用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

第一本紙本書內容是以網站既有文件為六成的基礎,也就是說,即使不購買紙本書,書中六成內容在網站上就可免費閱覽,循著相同模式,2006年我又出版另一本紙本書,內容仍是六成左右可在網站上免費閱覽,當時就有人建議我別再開放網站上的文件,以免影響紙本書銷售數量,甚至說到:有些混蛋不會去買紙本書,只會直接拿網站資料去賺錢。是這樣的嗎?

因為網站內容開放,有人不買紙本書應該是有的,不過,如果他們有本事拿文件去賺錢,勢必也要花費自己的時間整理,那麼那就是他的本事,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因為我開放文件而有了購買紙本書的需求,那我就不應該假設關閉文件內容可以增加銷售量,正如我在之前專欄〈程式人與電子書〉中談到「畢竟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封閉其他地方可取得的知識,而讓你的知識更有價,只會因為你開放,才會讓你的知識更有價」,事實上我的紙本書,依舊有著不錯的成績。

負責處理我紙本書的出版社於2011年詢問,是否想將既有紙本書以電子書形式出版,我當時對電子書沒有任何想法,因而授權出版社處理電子書,因為電子書具有容易複製之疑,出版社的電子書加上DRM限制,因為已授權出版社經營,我尊重他們的考量與作法;我亦曾於2012年詢問出版社,是否有興趣翻譯出版《Functional Programming for Java Developers》這本書,出版社並沒有回絕,不過表明該書原文為90頁,印製為紙本會過於單薄而不易在書架之中察覺,我心想確實如此,因而沒有付諸行動。

緣起於完全開放文件

當文件內容「大半」開放時,讀者就不會購買紙本書嗎?就這幾年來的紙本書經營來說,他們還是會購買紙本書。那麼當文件內容「完全」開放下,讀者是不是仍會購買紙本書呢?我曾經將一本終止版權的紙本書,匯出為PDF在網路上完全開放,事後收到不少讀者詢問,如何購買該書的紙本,我本身亦曾在已有電子書情況下,仍購買相同主題的紙本書。完全開放文件內容下,讀者還是會購買紙本書。

今年初,我將另一本已終止版權的紙本書,作為瞭解與練習Markdown語法的對象,並以Markdown重新排版後將之完全開放,這本書就主題本身來說,已經是該技術的舊版本,就紙本書來說,如同前一本終止版權而後開放的紙本書一樣,紙本書存在的成本已高於販售之利潤,那麼應該只有網路上閱覽,而沒有書本形式的需求了吧?在我心裡這麼想時,朋友告訴我,他就很想把那本書轉為PDF格式,因為他的工作環境並不是隨時可以上網,因為這個對話,後來我嘗試將現有的Markdown文件轉為電子書格式,並以付費下載的形式上架到電子書平台...

完全開放的內容,會有人付錢購買電子書嗎?有的!我剛開始也是存著實驗的心情,就我個人來看效果還算不錯,因此,我後續又試著將兩個系列文章排版轉為電子書格式並以付費下載形式上架,類似《Functional Programming for Java Developers》頁數不多,這兩個系列以接近紙本書的方式排版過後,分別是56頁與79頁,不過內容談論的概念是完整的,我仍存著實驗的心情觀察,在這個過程中仍有些人問我,那原有兩個系列的文件還要開放嗎?頁數這麼少,大家不會想在網路上看看就好嗎?沒有問題,依舊開放!三本電子書在內容完全可閱覽的情況下,兩個多月來的數字是60多本,這比我預期的成果要好上許多!

不只是販售內容

想想看,即便是紙本書,你也並不會只為了內容而購買,有些書你大可以在書局中站著看完,那為什麼還是買下它?理由很多,也許你那時沒有時間,或者你想在適當的時間、地點,舒服而專注地進行閱讀,也許想對書加些標記、評註,你想要類似的自由度與便利;有些紙本書你已經看過完整內容了,你會不會買它?還是會!你可能想要日後反覆閱讀或參考,或單純只是收藏,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就是漫畫,即使你已經在出租店(或甚至網路)看過相關情節,卻也有可能在日後進行購買。

電子書呢?它沒有紙本的形式,然而會購買電子書的原因,通常也不會單純只為了內容。先前有朋友談到,他不是隨時可上網,而有個網友在我的專頁中寫到「如果是長篇文章,還是喜歡bundle在一起的電子書,勝過看網頁!」顯然地,只要書本身的概念具備足夠的完整度,與上一段中紙本書類似的考量就會出現,而且電子書幾乎沒有實體存放成本,可在手機、平版、電腦等多種裝置上閱讀,擁有紙本書沒有的便利性,想想看,因為技術主題老舊,而書櫃無法存放或因搬家整理,你丟過幾本程式書籍而覺得可惜呢?身邊朋友不少因為這些原因,在有電子書可選擇的情況下,反而會以電子書為主要購買對象。

電子書複製容易,會不會有人盜版複製?會不會有一人購買,身邊朋友受益的問題?我相信一定會有,因此才會有加上DRM限制使用、流通次數的機制,只是紙本書就沒有被複製的問題嗎?我們這一代的人,多半有過到影印店複製某幾個章節或整本書的經驗吧!不論是紙本或是電子書,都會有這個問題,這幾年當中,也看到過不少次我的紙本書被「掃描」成電子書,放在某些空間中下載。

要在網路上找出破解DRM的方式並不困難,直接找到盜版電子書也有可能,只是都得花費時間上網搜尋,既然都得上網,不如直接閱覽我已完全開放的文件來得輕鬆,實際上我的電子書沒有設定DRM,因為連自己想瞭解電子書上架後的樣貌都感到不便,如果真有人要透過非付費方式來取得這些電子書,只是少收入幾十塊錢,就能讓他認識我的作品,對我來說值得,我的想法與歐萊禮集團創辦者Tim O'Reilly在〈Piracy is Progressive Taxation〉中第一課指出的類似,「對作者與創意工作者來說,不見天日遠比盜版來得可怕」!

你的價值觀與你的讀者

開放文件實際上是我的價值觀,也是我與讀者互動的方式,採取付費下載形式,我讓讀者購得的並不只有內容,還有自由度與便利性,免除DRM限制,給了自己也給了讀者便利,從自身價值觀與讀者角度出發,是我在電子書經營時選擇的差異化方式。

當然,也有作者選擇截然不同的方式,亦取得不錯的成績,我相信過程中,考量的絕不單只是書籍內容,對於書這個形式,內容只是觸動購買的出發點,只是電子書讓你在經營價值觀、讀者是否認同你選定的差異化方式等考量上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