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物件的可修飾行為


iThome 網站首載:辨識物件的可修飾行為

沒有程式庫可以預測使用者的所有需求,對於某些物件,開發者會希望動態地添增它的行為,基於彈性考量,設計上一般建議使用組合(Composite)而少用繼承,然而若想要在擴充物件的同時又保留原有介面,此時必須必須增加的考量是,所謂的擴充是想要重新定義(Override)物件的行為,還是基於原有行為作些加工的動作。

動態添增功能但保留原有介面

程式設計上所謂的動態,通常是指運行期間依實際情境決定某些行為。舉例而言,程式語言兩大分野就是靜態語言與動態語言,靜態語言中變數型態必須在編譯時期指定,參考的物件必須與變數型態一致,動態語言的變數本身沒有型態,可在運行時操作實際參考的物件而不論其型態為何。

如果談到為物件添增功能但保留原有介面,繼承可以是一種選擇,例如想對父類別的某方法進行擴充,可建立子類別並重新定義方法,重新定義本來就要求方法簽署(Method signature)必須一致,因而可滿足添增功能但保留原有介面的需求,然而若在需求前加上「動態」兩字,採用類別繼承就不適合,因為繼承是在編譯時期就確認要擴充的行為。

在《Design Patterns: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書中定義了裝飾器(Decorator)模式:「動態地對物件添增功能但保留原有介面。裝飾器模式是使用繼承擴充功能外的替代方案。」具體實例可在Java的I/O程式庫中找到,像是BufferedInputStream為InputStream的子類別,呼叫BufferedInputStream物件的read方法時,實際上會委託內部InputStream物件進行讀取,並對讀取結果進行緩衝動作,BufferedInputStream結構上可包裹任何InputStream實例,因此基本上可於程式運行期間,動態地為InputStream的任何子類別實例進行緩衝,避免靜態地為InputStream分別定義各種具緩衝功能的子類別

動態對原有行為進行功能擴充

在《JavaScript Patterns》書中提到:「Decroator模式有一種方便的特質是,對於我們所希望的行為可以很容易地設定和客製化。」易於設計與客製化是程式設計時經常面對的需求,對於某些語言來說,或許並不需要特別實現裝飾器,JavaScript本身就是個例子,因為它是個基於原型(Prototype-based)的語言,可以隨時為JavaScript物件增減功能,像是將某個新的Function實例指定給原物件的toString特性,願意的話,也可以修改prototype物件,達到改變整個執行環境相關物件行為的目的

然而裝飾器是為了滿足進一步的設定與客製化限制,在《JavaScript Patterns》書中接著提到:「你可以從一個簡樸的物件開始,它只有一些基本的功能。接著你可以從可用的decorators池中挑選出你想要的,用它們來強化你的物件...」所謂decorators池就像是Java中BufferedInputStream、ObjectInputStream、DataInputStream等,在不改變底層包裹的InputStream實例行為下,動態對原有行為進行擴充。

如果發現在繼承類別並重新定義某方法時,呼叫了被重新定義前的方法,也許是取得父類別方法結果後作進一步處理,或是作了某些預先處理後再委託父類別方法進行後續料理,其實這是基於父類別方法的原有行為進行擴充,而非整個重新定義,這就可視為應該將繼承定義改為裝飾器模式的一個訊號。

形式多樣化的裝飾器

正因為易於設計與客製化物件功能,是程式設計時經常面對的需求,裝飾器模式也就成為極為常見的模式,只是以不同形式出現在不同的語言技術中。Java中對裝飾器的實現以物件為單位,方式是在某方法前後進行擴充,不需要擴充行為的方法就直接委託原物件的方法。有些語言可以函式為單位進行裝飾,有些可以針對類別進行裝飾,有些則可針對方法進行裝飾。

以JavaScript為例,函式本身是一級(First-class)物件,因此可直接將傳入的函式用另一函式包裹來實現裝飾器模式,例如我先前文章《函式的鞣製化》中談到的currying函式,可接受某函式作為引數,並傳回另一具備鞣製操作外觀的函式,就是裝飾器模式的實現概念。

另一個可看出裝飾器模式普及與重要性的實際案例就是Python,它為裝飾器的實現提供了特別語法,並依被裝飾的對象不同細分了函式裝飾器、類別裝飾器、方法裝飾器。以函式裝飾器為例,只要可接受函式並傳回函式的函式,都可作為函式裝飾器。舉例來說,若有個authenticate函式作為函式裝飾器,傳統用法可以是post = authenticate(post),如此可在post呼叫前進行身份驗證動作,然而更方便的語法會是:
@authenticate
def post(body):
    # 作些事 ...

裝飾器既然可以動態對原有行為進行擴充,那麼當然也可以對裝飾器進行擴充,畢竟裝飾器與被擴充物件具有相同介面。在《JavaScript Patterns》書中亦提到:「...如果順序重要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功能附加的順序。」這形成一種可堆疊的(Stackable)擴充結構,書中舉的例子是為一個銷售物件裝飾上稅款與金額格式化功能,實作形式為sale.decorate('fedtax').decorate('quebec').decorate('money');Java中可堆疊的(Stackable)擴充會像是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的形式;如果是Python的話則是:
@decorator2
@decorator1
def func():
    # 作些事...

進一步地延伸的話,只要是基於物件原本能力進行擴充,都可視為裝飾器模式的一種形式。例如在Python中,若類別本身定義有__lt__方法,就可使用total_ordering類別裝飾器,讓類別實例具有完整的物件比較功能。從這個角度來看,Scala中的Trait、Ruby中的Module,或是JDK8中的interface,都可以用來作為實現廣義的裝飾器模式。實際上Scala中的Trait就可使用with寫出meal = new FriedChicken with SideDishOne with SideDishTwo的可堆疊擴充,Ruby可搭配extend方法來指定要擴充Module,寫出meal = FriedChicken.new.extend(SideDishOne).extend(SideDishTwo)的堆疊擴充形式

物件可擴充的基本能力為何?

文章在一開始談到,繼承是在編譯時期就確認要擴充的行為,而裝飾器可實現執行時期動態擴充行為的需求;前一段最後談到,只要是基於物件原本能力進行擴充,都可視為裝飾器模式的一種實現,這就看出了一個思考重點:面對物件想要實現的功能集合,必須確認哪些是彼此重疊的基礎能力,哪些是未重疊而可對基礎能力動態附加上的功能。

對於物件想要實現的功能集合中重疊的部份,表示這是個較不易變動的通用需求,可以靜態方式加以定義,這對基於類別(Class-based)的語言尤其重要,因為實現裝飾模式會用到繼承機制(介面實作亦視為廣義的多重繼承),辨識出物件可擴充的基本能力之後,日後就可以彈性地附加額外功能,而被附加的額外功能,也會具有較高的可重用性。